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深化医改有四个立足点

深化医改有四个立足点

2016-11-23 来源:信报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医院运行机制方面,对三级以上医院开展成本核算试点,探索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由291家医疗机构组成药品采购联合体,发挥批量采购优势,自主组织实施并实施全过程监管。

  公立医院改革立足“发展活力”

  围绕改革管理体制、医院运行机制、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展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在改革管理体制方面,温州市组建了市级公办医院管理中心,探索公办医院“管办分离”的实现形式,成立市医疗服务管理委员会,依法对医疗机构实施全行业管理,并探索实行以理事会为核心的事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开展学科建设年活动和实施医疗服务改善计划,有效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深入开展处方点评、阳光用药工程等活动,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在医院运行机制方面,对三级以上医院开展成本核算试点,探索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由291家医疗机构组成药品采购联合体,发挥批量采购优势,自主组织实施并实施全过程监管。探索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减少按项目定价医疗服务项目数量,积极探索按病种、按服务单元定价。

  在医保支付制度方面,自2015年4月1日起,省市级医院按付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全市城乡居民医保纳入总额预算管理。2015年年底,出台了基本医保按病种结算办法,8家医院4个病种15种术式实行了单病种付费改革。同时,继续拉开各级医疗机构、区域外医疗机构报销差距,探索建立转诊病人报销优惠制度,并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医保定点,为基层首诊创造了条件。

  在人事薪酬制度方面,制定了公立医院试行编制备案制管理的实施意见,根据医院核定床位数等指标变化实行动态调整,按“出编一个、核销一个”的办法逐步核销原审批编制,并相应增加备案编制,保持编制配备总量不变。此外,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市级医院引进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级称职以上等紧缺人才,在核定编制空缺情况下可直接考核入编。出台市级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意见,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市级医院内部实行重点学科科主任年薪制,视考核结果发放薪酬。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明确市级医院正副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规定,并实行任期制(一届三年),连续在同一岗位任职不超两届。

  社会力量办医立足“发展公平”

  温州市制定出台了社会力量办医“1+14”政策体系,从民办医院登记管理、产权属性、人才流动、合理回报等10个方面进行“制度重建”,突破了“四大障碍”。

  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方面,我们明确按“非禁即入”原则开放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社会资本依法自主选择医疗服务投资领域,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全市各地均已取消个体开业人员的户籍限制;制定了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启动全省首家混合所有制的公立医院改制。

  在打破二元结构障碍方面,出台普惠性意见,让民办医院公平分享公共资源“阳光”。全市所有公办、民办医疗机构水、电、气同价。市、县两级政府设立民办医疗机构专项奖补资金。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并执行相应会计制度的民办医疗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合理补助。此外,放宽基本医保定点条件,取消“正式营业两年以上”的限制。2015年,委托浙江卫生发展中心编制《温州市社会资本办医“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是目前全国首个单独编制的社会办医专项规划。

  在打破管办合一障碍方面,加快建立现代事业单位体制,明确法人财产权、自主权,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激发卫生事业内在发展活力。成立市医疗服务管理委员会,依法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全行业、无差别、属地化管理。组建市级公办医院管理中心,受市政府委托对国有资本举办的市级医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在打破人才流动障碍方面,我们鼓励公办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支援民办医疗机构,促进卫技人员在不同举办主体之间有序流转,在职称评定、参加学术活动与业务竞赛、科研立项及其成果鉴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分级诊疗立足“发展基层”

  一是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了“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强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创建甲等乡镇卫生院和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创新性地开展“流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专用服务车,并随车配置B超、心电图仪等诊疗药械,上门定点为山区群众和城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常见病诊疗、慢病随访等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全面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市本级财政2016年将“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纳入专项补助项目,促进县级医院快速发展。成立市级医院集团、县域医疗集团,省市医院与县级医院结对,并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联体。乡镇卫生院设立专家门诊,并和县级医院建立联合病房。促进省市级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县级医院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帮扶建设省县级龙头学科和市级重点学科。通过各级医院密切协作,推进各级医院诊疗水平同质化,逐步实现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双向转诊。

  三是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全额或差额补助。全市各地基本建立起“总量突破、比例灵活、绩效同步”的合理工资政策,绩效工资总量最高上浮比例达60%,并在绩效工资总量之外设立绩效考核奖,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是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以“政府主导、服务群众、拓展创新、有序推进”为原则,逐步建立责任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由责任医生及其团队为签约对象提供全程健康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推行“订单式、亲情式、互动式”等特色签约模式,主动吸引群众签约。完成了首期28个病种双向转诊指南编制工作,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间有序转诊,重点畅通患者向下转诊渠道。

  智慧卫生立足“便民惠民”

  温州市在数据共享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采用市县一级数据交换模式建设平台,建成温州健康信息共享一级平台,将温州市民在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294家)非标准的诊疗记录转换成国家标准并统一采集到市级平台。

  推出“温州健康网”“温州智慧健康”手机App等互联网信息惠民服务。重点向市民提供医疗健康信息共享服务,市民可以经个人身份认证后查询自己在全市公立医院的所有就诊记录,还可以对省(市、县)医院进行预约挂号、报告查询、排队取号、账户充值等。此外,市民通过手机App还可以就公共卫生信息,如妇幼、用血等情况进行查询。

  实现诊疗数据共享。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医生可以在诊间刷病人市民卡后调阅病人在这些医院的诊疗数据。正是通过温州健康信息共享一级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支持,客观上减少了基层医生在医疗信息上和大医院的差别,提高了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实现了全市医院转诊间信息共享。

  整合卫生计生现有信息化资源共享,完善部门信息交换制度,与公安户籍信息系统、民政婚姻信息系统、教育信息系统交换数据,并对基础数据抽样测算评估。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