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现场 | 梁万年力呼:政府要对县医院改革尽责,三大动力助推分级诊疗

现场 | 梁万年力呼:政府要对县医院改革尽责,三大动力助推分级诊疗

2016-11-21 来源:县域卫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今后政府的财政投入和考评考核,一定要按照医院的规划、功能、定位的落实情况作为主要依据,要改变过去医院越大越好、患者越多越好、床位数越多越好的定位。

  11月18日,2016中国医院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与公立医院再定位”主题论坛演讲时强调--县级公立医院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政府要落实好基础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公共卫生的补助和政策性亏损方面的投入政策,政府必须对公立医院尽到应尽的责任。

  各级医院各司其职厘清定位与观念

  分级诊疗势在必行。各级公立医院必须明确好功能定位。《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明确规定,到2020年每千人的床位数要达到六张,其中公立医院是3.3张,社会办医院是1.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1.2张。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

  今后政府的财政投入和考评考核,一定要按照医院的规划、功能、定位的落实情况作为主要依据,要改变过去医院越大越好、患者越多越好、床位数越多越好的定位。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政府和医院之间的职权边界问题,一个是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真正把经营自主权、收入分配权和人事权利下放给医院。第三个是解决医院的考核评价的指挥棒问题,也就是指标体系。

  挤走“水分”建立公立医院新的运行机制

  到明年底,全国所有的公立医院要全面推开改革,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建立公立医院新的运行机制。

  “新的运行机制就是要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这又涉及补偿机制的改革。”梁万年说,原先公立医院补偿的主要来源,一是来自医疗服务,二是来自药品,还有很少一部分是来自政府财政补助。而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把这三个渠道变成两个渠道,即医疗服务和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主要体现在基础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公共卫生的补助和政策性亏损方面的投入政策。其他的要依赖于医疗服务,这就需要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之前医务人员真正的劳动不值钱,医疗技术不值钱,手术不值钱,只有从药品、大型检查和耗材上挣到钱。要大幅度的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就需要把药品流通领域的水分挤出来,把医院和医生不合理诊疗行为的水分挤出来,腾出给医保省钱的空间来提升劳务技术价格,提高的部分医保全部报销,最后实现老百姓整体负担不增加,医保基金不穿底,医院收入不减少,政府财政能撑住的目标。

  舍得放、接得住、愿意来分级诊疗才有动力

  梁万年表示,到2017年的时候,分级诊疗要构建政策框架,到2020年基本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是分级诊疗要达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而在推进基层首诊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是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解决三个动力机制问题。

  第一个动力机制是如何让大医院舍得放。这就需要从医院医疗服务定价问题和支付制度问题两方面破除。通过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让大医院舍得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放下去,同时看疑难病症,做好科学研究,做好人才培养;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调整,由后付变预付,把病种按一定的价格包给医院,合理超支分担,节余留用。把医院的药价耗材检查都变成医院的成本,来激发医院自身的控费动力。

  第二个动力是基层医院是否愿意接。推进医疗联合体的建设,鼓励纵向联合体,变成一个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用医保杠杆激发医联体内部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工和定位。用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包括政府部门对医联体的工资总额核定,内部分配放权等变革来调动大专家“往下走”和基层医生有干劲的积极性。

  第三个动力是,老百姓愿不愿意来。相差10到15个百分点的医保报销杠杆已经不足以让老百姓一定就到基层去看病。现阶段,可以让老百姓了解签约家庭医生,同时家庭医生掌握大医院的一些专家和挂号资源,让老百姓感受到是一个由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组成的团队来提供医疗服务,慢慢建立信任,最后留在基层。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