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名医沙龙 > 冯国栋医生专访

冯国栋医生专访

2016-07-0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创新”是目前比较时髦的一个词,很多人理解创新是“与以前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它的本质应该是优于以前的东西。创新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Q1

  您在演讲中提到,当我们把一项工作做得十分熟练,甚至是极致时,就一定会有很多想法和创意,这就是创新的来源。那么您认为青年医生,尤其是一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生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呢?

  “创新”是目前比较时髦的一个词,很多人理解创新是“与以前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它的本质应该是优于以前的东西。创新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乔布斯说:“人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我认为更加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人活着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技术有太多的问题用目前的方法没法解决,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生活质量。我们的使命就是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想出更好的办法将这些问题解决,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这就需要很多新的创意和想法,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和热情。

  创新,对于青年医生和高资历医生来讲都是一样的课题,只是因为知识储备和阅历的不同而导致的创新的层面和领域可能有所不同,学研医术,为患者解决问题是一样的。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医生,有三点认识到位可能对创新工作的选题有帮助:第一点,始终坚定的认为为患者解决问题应为评价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做任何工作,包括科研、产业、教学、管理流程等等,都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对医生、医院的评价体系,有各种各样短视的诱惑。当我们静下心来,远离浮华,以独立的思考审视医学的本质和目前医学技术的水平,就会发现竟然有那么多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多简单的问题没有解决。解决它,就是创新,就是对医学和人类的贡献。第二点,创新包括两方面含义:不同于以前,优于以前。创新不分大小,更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大咖”们的专利。举个例子,住院医生每天需要换药,有的化脓伤口并不好清理,如果我们做一个小的改进,改进了冲洗管,使脓的冲洗和引流变得简单,这就是创新。如果我们再有好的机会和条件,能将其变为产品,使更多的人分享这一改进,就是产业化。第三点,创新是需要知识储备的。这就是我在我们团队经常讲的德胜洋楼的机械精神: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创新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极其熟练以后的提升与飞跃,只有重复地把工作做到极致才可能去突破、搞创新。当你还没有什么想法的时候,就是把查体、写病历、换药、拉勾做到极致。我认真地擦了2年鼻内镜,就产生了“支撑内镜辅助系统”。

  Q2

  对于青兰基金您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青工部设立青兰基金作为扶持青年人创新项目孵化和转化方面的基金,让创新的想法落地,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本身就是医院管理和资源部署方面的创新。这支基金得到了院领导和一些高资历教授的支持,尽管从目前的一小步到最终落地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都非常高兴地看到协和的青年人投身创新和转化的热情,看到了协和院方对于医院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眼光和部署。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兄弟阜外医院早已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格局很大。相信协和在这一轮发展机遇中有优异的表现,像过去95年的历史一样。

  建议如下:

  1.紧紧围绕医学本源,不忘初心。

  2.借鉴国内外优秀产业园经验,尤其是国内的经验,如清华科技园、阜外医院转化中心等,他们在政策管理方面都有了成熟的流程,国家近来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发布了很多有利于这方面工作的文件。

  3.不要一窝蜂。我们医院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不适合产业化运作,要区别对待。最近有篇文章《施一公:不应该鼓励科学家创业》。他强调的是术业有专攻,不应该把科研人员,尤其是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智慧用错地方。当然在应用研究领域,则是另外一个概念,毕竟,只有经过医疗实践检验的科研才是好科研,只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医疗产品才是好医疗产品,只有经过患者检验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没有科研人员的参与,转化不可能完成。医学的发展需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提供当科学家的平台,为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创业平台,协和就成功了。青兰基金就是要为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员提供创业平台。

  Q3

  我们的首届协和创新项目大赛举办在即,旨在鼓励青年人开拓创新。您对于首届创新大赛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A3:创新大赛我看到目前已经在做了很仔细地组织和安排,前期余可谊、刘硕也和我有过讨论,并且我很荣幸应聘为导师,我很乐意为这件工作贡献我的力量。赵院长和姜书记都是各自领域内的学术“大咖”,有很多创新工作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本届大赛目的不仅仅是展现青年医生,也是协和医院具有创新价值、临床价值、产业价值的科研项目的大练兵,也为我们医院“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大楼的部署提供参考。

  刚才我提到,国家目前下发了很多文件在推动创新这件事,我们做出这些举措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有好的准备和组织以及后续政策支撑,相信这一定会成为点燃协和医院创新能力的星星之火。协和医院的医疗质量、流程管理、患者体验会因此持续提升。具体方面,我希望我们一开始就要高要求、重实战,而不是一台简单的选秀节目。

  Q4

  作为一名医生,您有很忙碌的临床工作。与此同时,您还兼顾了创造产品、产业,以及开设外科技术实验室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面临很多难题,是什么动力支撑您一步步创造出今天的成就的?

  对不起,首先更正一下,今天我还没有成就,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很多项目还没有看到最终效果,只是看到了很令人鼓舞的前景,尽管我已经在这个领域非常“苦逼”地搞了十年。但是我很愿意跟你分享这个话题,因为我坚信这些项目毫无疑问将来会明显提升我们的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我想做一名好大夫。我目前所进行的所有项目都是来源于临床一线,可能解决方法有问题,但是方向绝没有问题。我在医疗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手术过程的不便、病历信息的流失等,我们需要想办法去解决。所以我做过软件、硬件,做过流程。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保证医疗信息的全面,改善我们医患沟通的环境,使得操作方便,提升医疗质量。在我看来,这些就是一个大夫应该做的,也不可能指望医疗以外的人来解决。这也是我的动力所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