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直面患者的远程医疗模式 美国是怎样做到的?

直面患者的远程医疗模式 美国是怎样做到的?

2016-06-2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美国,医生自由执业机制十分完善,这也创造了DTC远程医疗普及的前提条件。医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加入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

  别了B2B、B2B2C,你好DTC

  美国远程医疗行业正在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去年,美国大约进行了1100万人次的远程医疗服务。这其中主要还是以B2B类服务为主,包括了大约500万次的医院之间的远程影像诊断(包括X线、CT、MRI)。然而引领整个行业的爆发的却是直接面向用户(DTC,direct to consumer)远程医疗服务。今年5月结束的ATA美国远程医疗协会年会上公布了2015年美国DTC远程医疗服务达到125万人次。30万人接受了远程心理咨询服务。另外还有大约有100万美国人现在正佩戴着心脏起搏器或者植入式心电设备接受实时监测心脏远程医疗服务。IHS机构预测到2020年美国远程视频诊疗服务将达到每年2700万次。Grand View Research机构预测美国DTC远程医疗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64亿美元。

  回顾美国远程医疗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从满足特殊行业(宇航、军事)需求,到医院间远程会诊,再到近几年兴起的在线远程医疗服务等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早期的远程医疗服务,主要在医疗机构和医生之间开展,这是远程医疗服务1.0阶段。受益于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如今的远程医疗服务形式也从早期的文字、语音升级到了即时视频等多种形式。远程医疗参与方之间传递数据的内容也扩展到了实时体征数据、电子病历、医学影像数据等多种医疗信息。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医疗服务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各种信息化技术为医疗服务“插上翅膀”走出医院,帮其走到需要的患者身边。这就是如今的远程医疗2.0阶段。这是医疗行业发展史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次转变。在很多人眼中“顽固不化”的医院、医生像其他传统行业一样,第一次将消费者视为上帝,竭尽所能用各种方式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本质上的转变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完成。

  美国一直被称为“唯一一个没有全民医保的发达国家”。目前美国全国约有3000万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美国医疗行业的开支已经占到了GDP的17%,比其他发达国家占比更高,平均每人每年超过8000美元。美国民众却对医疗服务的现状不甚满意。奥巴马上台之后所推行的奥巴马医改更是受到了广泛的争议。同时,美国医生短缺的情况正在恶化,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医生缺口达到9万名,2025年达到13万名。一方面供给能力无法提升,另一方面用户的需求在增长。随着美国医疗支付体系转向按价值付费的模式,用户在医疗服务中话语权与日俱增。这将促使整个医疗行业进行转型升级。用户所需要的是一个更加便捷、高效和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传统医疗产业链中的每个参与者,医院、保险商和药品零售商为了避免被淘汰都将努力借助新技术和新服务模式确保自己“不掉队”。

  省钱又省时,何乐而不为

  根据美国CDC公布的数据,每年门诊次数12亿人次。每次就诊平均花在路上和在诊所等候的时间往往超过两个小时,这意味着美国民众花在等候就医的时间上每年高达24亿小时。而平均每次远程就诊用户只需等待几分钟。用户选择远程医疗不仅是因为其便捷,能够节省宝贵的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够节省开支。根据ATA之前的调查,不同人数的家庭,使用远程医疗之后可以每年为家庭节省300到1000美元的医疗开支。美国平均每次线下就诊用户需要自付就诊费为32美元(保险商需要向医疗服务提供方付250美元左右),算上用户路费和浪费掉的等候时间,每次线下就诊所需要的成本接近100美元。相比之下,绝大多数的在线远程诊疗费用只有50美元左右。从性价比上来看,远程医疗可谓完胜传统诊疗方式。

  我的健康,我做主

  根据之前PWC公布的一份报告中,60%的受访者愿意尝试在线的远程就诊服务。 与此同时,用户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自己的诊疗过程当中。50%的受访者曾经尝试过利用网上的信息对包括泌尿系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进行自我诊断。在近两年的可穿戴设备热潮当中,用户购买可穿戴设备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各类健康类功能应用。31%的用户考虑用可穿戴设备监测生命体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只有10%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远程体征监控数据。不足20%的自由执业医生已经或即将向患者提供远程问诊服务。DTC远程医疗的出现,正是弥补了传统医疗流程当中一直以来缺失的重要一环。患者需要更多地、更有效地参与进管理自己健康、掌控自己健康当中。只有这样,“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才不是一句空口号。

  争夺用户青睐:远程医疗进入DTC时代

  我们已经看到了DTC远程医疗市场正在崛起,未来这一领域一定会有巨头出现。尤其是在那些人口密集、高收入地区极可能率先出现。

  目前DTC远程医疗服务具体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储存转发服务(Store-and-forward services): 用户上传症状等相关信息,医生根据收到症状做出判断和反馈。例如用户在家中发现身上出现皮疹,利用手机拍照并上传到专用的APP或者利用电子邮件上传到远程皮肤病医疗服务网络。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做出判断后,再将建议反馈给用户。

  远程患者监控(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在试图减少医院就诊人数和平均住院日来保证医院能够高效运行。为在家中的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可以在家中测得体征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上传到云端,医生负责对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在数据出现波动的时候及时介入,向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

  虚拟就诊(Virtual visit):医生直接与患者进行文字、语言或视频沟通。其中,视频是现在最主流、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患者可以是在家中利用各种移动设备或者是在由企业雇主购买和连锁药店附近的远程医疗服务亭当中完成。通常医生能够为用户做出初步的诊断和建议。在美国部分州,医生可以直接在线做出诊断,并向用户开具电子处方。根据部分医院和医生的经验,大约20%的初诊患者可以利用这种虚拟就诊就能够妥善解决,60%的复诊患者利用此服务,避免不必要的奔波。

  其实,上述的三种主要的DTC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并不是在这波热潮当中才出现的。变革之处在于现在医生、医院和保险商等传统医疗服务提供方逐渐重视起远程医疗,直接参与进来。

  医生们正在积极拥抱远程医疗

  在美国,医生自由执业机制十分完善,这也创造了DTC远程医疗普及的前提条件。医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加入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美国远程医疗协会在上个月的年会上宣布,协会会员由去年的8500人,快速增加到了如今10000人。多项市场调研显示,目前美国医生参与远程医疗的比例在10-15%左右。根据之前QuantiaMD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医生们对远程医疗的关注度正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将其整合在自己的日常诊疗工作当中。在目前还没有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生当中,有62%的医生表示有兴趣对深入了解如何向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医院提高服务水平新玩法

  美国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由来已久,早期的远程医疗主要是开展在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如今,DTC远程医疗服务正在成为衡量医院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目前,根据HIMSS组织的调查统计,2015年提供远程医疗的医院比例由2014年的54.5%上升到了57.7%。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在医院内部设置专门的远程医疗诊室,配套专门的在线视频设备,用户可以在此与院外的医生进行交流。57%的医疗机构采用了这样的服务模式;另一种是方式通过在线患者门户,用户通过网页或手机APP登录,上传病症信息,就可与医生进行同步或异步的文字、语音、视频交流。采用这一服务模式的医院比例由2014年的43%增长到2015年的58%。

  相比传统的线下就诊,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可以为患者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时医院也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转,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根据一份对医院管理者的调查指出,90%的医院已经或正在部署远程医疗服务项目。84%的管理者认为远程医疗服务对医疗机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

  【典型案例】

  著名的克利夫兰诊所在今年四月份宣布与连锁药店CVS的分钟诊所(MinuteClinic)合作,将为其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资源。分钟诊所的专职护士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再决定是否需要与克利夫兰诊所全科医生进行远程视频。工作日期间,发起远程申请之后,5到10分钟就会接通克利夫兰诊所的医生。用户需要为远程诊疗付费50美元。此次合作,American well作为技术提供方参与其中。

  USC南加州大学附属的Keck医学中心在今年1月份推出了USC虚拟诊所(virtual care clinic)。虚拟诊所利用人工智能、全息影像等先进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公司、用药监测公司和视觉效果公司等多方配合下,打造出逼真、高质的远程视频问诊服务。患者在手机端看到的医生不再是医生本人,而是经过数字化采集后形成的虚拟医生。虽然,看起来这一切还似乎显得有些太过科幻,但这也正是代表了远程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即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解决医生短缺的难题。

  保险商是推动远程医疗的中坚力量

  保险机构作为主要的付费方,在推动远程医疗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美国已经有29个州通过了立法,要求商业保险对远程医疗进行报销。其中有九个州更加明确要求,保险商对远程医疗的报销比例要达到线下就诊的报销比例。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The 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每年都会更新维护远程医疗收费编码并对远程医疗的应用进行评估。在巨大的控费压力面前,美国现在主流的ACO保险组织更加倾向于选择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来降低保费支出。目前只有20%的ACO组织提供了远程医疗服务。未来这一比例将有望快速上升。

  【典型案例】

  凯撒医疗集团向用户提供了10到15分钟的电话问诊服务和网页端与医生直接对话交流的远程医疗服务,取到了不错的效果。80%的皮肤科疾病都通过远程医疗得到妥善的解决。未来凯撒还将加大远程医疗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今年年初,凯撒医疗集团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在2018年,一半的就诊服务都将通过远程的形式来完成。

  美国VA系统负责为分布在全国500多万的退役军人提供医疗服务。用户多,医院少的现状促使VA系统较早地就采取了远程医疗服务。2015年,整个VA系统一共为69万用户,提供了超过210万次的远程医疗服务(其中包括了直接为家中用户的远程医疗服务和医院之间远程会诊服务),意味着12%的用户都享受到了远程医疗所带来的好处。接受远程医疗服务的用户当中,55%的人都住在偏远地区,周边没有VA系统的医院。目前,44个医学专科都在VA远程医疗系统上提供服务。大部分VA的用户都有因战争留下的心理创伤,仅2015年就完成了40万次远程心理治疗服务。根据统计,使用远程医疗服务使整个系统的住院日下降了56%,再次入院率降低了32%。

  Mercy医疗保险公司投入5000万美元专门新建的远程医疗中心在去年5月投入了使用,旨在为保险公司所覆盖的4个州内33家医院的患者用户提供更好的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内有300名专职的医生、护士、研究人员以及技术专家,24小时为用户提供视频和语音的服务。预计在开业后的头五年,可以累积为用户提供超过300万次的远程医疗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了:远程ICU,远程卒中,远程心电和居家监护等。

  HIT厂商不再纠结2B还是2C

  前几年,关于远程医疗信息化公司是发展B2B还是B2B2C业务还有着争论。当时用户对远程医疗服务接受度还不高,开展2C业务公司的业绩都不甚理想。如今随着远程医疗市场的爆发,市场的前景越发明朗。正如之前所说的,目前医院和保险机构对远程医疗服务建设的需求增长迅速。传统的HIT厂商开始加大在2B端远程医疗产品开发的投入。而诸如Teladoc、American well和Doctor on Demand等远程医疗公司更是加大马力由B2B2C向DTC业务转型。HIMSS Analytics的主任Brendan FitzGerald表示提供远程医疗技术服务的厂商由2011年的45家,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85家。实际上如果算上越来越多的开始涉足远程医疗服务传统HIT厂商,这个领域的“玩家”远不止此,竞争越来越激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