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一文读懂我国医改进程?从计划经济到逐步市场化

一文读懂我国医改进程?从计划经济到逐步市场化

2016-05-0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举个小弗里德曼说的例子以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想象一下,这个制度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在一个一千人的社区里,居民们决定建个超市,每个居民按需取物,不用掏钱。到年底结算,把总花费除以一千,平摊到每个人头上。

  当经济水平达不到,医疗免费了,必然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国家负担不起;医院放开经营,但严格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又会引发一堆的问题。这就是我国医改走过的路。

  计划经济时代——免费看病

  计划经济的时候,只要你有城镇户口有单位,去医院看病就不要钱。

  我举个小弗里德曼说的例子以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想象一下,这个制度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在一个一千人的社区里,居民们决定建个超市,每个居民按需取物,不用掏钱。到年底结算,把总花费除以一千,平摊到每个人头上。

  不用说,这个规则所产生的后果,肯定是所有居民按己所能往家抗东西,见什么抗什么,至于用不用得着,那是完全不考虑的。

  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居民凭处方从医院药房里免费领个高压锅或木头茶几,实在是稀松平常。至于袜子和手电筒,那简直比维生素 C 都常见,适用于从感冒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所有患者。

  国家财政终于不堪其负,不肯再为高压锅和袜子埋单,要求各医院自负盈亏。按说这对医院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当初公费医疗的时候,国家为了少付几个高压锅钱,只能拼命控制医院的数量和规模,弄得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所以如果让医院放开经营,医院肯定赚钱。

  后来放手医院经营——挂号费诊疗费不能涨

  但当时老百姓很穷,又都习惯了免费看病。如果让医院放手经营,价格一涨,国家肯定要挨骂。怎么才能又不掏钱,又不挨骂呢?于是强行规定医院的挂号费和诊疗费不能涨价。

  这个价格的锁定,引发了比秘鲁玉米更大的灾难。想想看,如果你肚子疼,去看医生,医生望闻切问忙了半小时,终于搞清楚你得了急性阑尾炎,不立即手术小命可能就保不住了。对于这个如此重要的意见,你只须付三毛钱挂号费。

  拉到手术台上做手术吧。主刀医生手术助手麻醉师外加器械护士,在各种设备的帮助下忙了一个多小时,把你发炎的阑尾割掉了,你只需要付十四块钱。刚够你买一个汉堡加一杯可乐,不包括薯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一个医院的院长,你怎么办?你只能做两件事情:首先去找药剂科主任,要求他全年购药总的折扣,不得高于六折。

  然后再把各科主任召来开会,要求全院药品消耗不得低于两千万,任务落实到各科室,各科室再细化到各位医生头上,全体动员拼命开药。除了以药养医,你还能想出什么别的活路呢?

  如此一来,药厂突然发现自己生意难做了。以前一块钱的药,八毛三卖给医药公司,医药公司九毛二卖给医院,医院再以一块钱零售价卖给病人。大家配合挺默契。突然医院的药剂科主任宣布,六折以上的药他绝不考虑。

  这可怎么办呢?办法有两个:第一是药的成份不变,但药厂直接把一块钱的药提价到两块,仍然八毛三卖给医药公司,医药公司仍然以九毛二的价格卖给医院。折扣却一下子降至四六折。于是皆大欢喜。

  但是药品涨价也不容易,政府物价部门总是卡着你不许涨。所以第二种办法更普遍:价格仍然不变,只是小白片里的有效成分不见了,换成了面粉或粉笔末。

  由于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财政补贴,于是默认了医院可以提成药品价格的 15%,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营。

  医院不能在挂号费、诊疗费上获得合理的收入,就只能拼命开药做检查了。医院的逐利性使过度医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老百姓不愿意了,「这看病忒贵了。」

  新医改——取消政府定价,破除以药养医

  政府也看出上面的问题,于是又进行改革。

  在 201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破除以药养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简单说就是取消药品加成,提高挂号费、诊疗费等体现医生劳动价值项目的价格。

  可以说,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实施需要时间。在我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医疗行业供需严重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匮乏,而百姓的需求越来越高。于是看病越来越难,出现一个专家号被黄牛炒到 3000 元仍然一号难求的现状。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在我看来,只要允许各家医院自主定价,就可以了。病人的花费主要由三部份组成:住院费、诊疗费和药品费。

  药品费是硬的,各家医院差不多。而住院费和诊疗费,让各家医院自己决定多高的价格就可以了。协和医院当然知道什么价格可以正好让自己满床,又没有病人在外面排队。这才最符合它自身利益。

  国家对这些赚大钱的医院按累进税率征所得税,把所收税款用于建立一个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这样,穷人只要拿出一点点钱,就可以去水平差的医院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参差多态的自由价格体系,才是最有效率的体系。

  莆田系,是市场问题,还是寻租问题?

  这就是我国医疗行业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医疗市场化,医院有钱赚,床位数多了,有些医院就没生意。怎么办呢?允许民资进入,但不给发牌照,莆田人只好去承包科室。以牌照的形式形成行政垄断,坐地寻租,这是天朝特色,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

  莆田系,是市场问题,还是寻租问题?八版医改方案通不过,原因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不肯放弃牌照带来的寻租收益。市场要素被扭曲,成了「市场需要监管」的理由。「放水养鱼,鱼大了收网」的戏码,一次又一次。我奇怪的是,每次你们都这么配合人家的宣传工作。

  全是市场,就没有权力可寻租;全是计划经济,有权也变不了现。现在这样一半一半则最好。在这个游戏中,莆田人和房地产开发商扮演的角色是一样一样的。在买了这么贵的房子之后(上海 100 块房价中,75 块是政府以地价、税和行政审批费的形式拿走了),你们从骂开发商进化到骂百度……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