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还担心疫苗不安全?政府和企业联手给疫苗上保险!

还担心疫苗不安全?政府和企业联手给疫苗上保险!

2016-04-2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北京市在酝酿了两年之后,首次针对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通过政府购买商业保险,对接种一类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实施政策性补偿;同时,由保险公司进一步开发配套保险产品,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自愿购买,获得补充风险保障。

  上个月的山东问题疫苗案,让公众对疫苗的关注度达到一个高峰,众多家长对打疫苗可能产生风险的担心和疑虑接踵而来....

  但有风险就有保障

  你造,打疫苗可以上保险吗?

  北京市在酝酿了两年之后,首次针对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通过政府购买商业保险,对接种一类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实施政策性补偿;同时,由保险公司进一步开发配套保险产品,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自愿购买,获得补充风险保障。

  在观察政策释放效果之后,还将考虑推动二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的保险引入。

  而一些保险公司更是顺势推出疫苗险

  也就是说,在面对疫苗可能引发的风险问题上,政府+商业保险,双方联手“填空”,试图为公众提供更为全面贴心的补偿和理赔服务。

  这疫苗险具体是怎么回事?快跟着健康北京来看看吧!

  一类疫苗接种异常

  在原基础上增三类补偿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5年,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率基本维持在4/10万。

  尽管这个概率已经非常低,但一旦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那就是百分之百的概率。

  依靠商业保险进行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是国际上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我国此前并没有采用。

  北京市卫计委经历了2年时间,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20多次会议进行课题研究后,于今年率先在全国推出了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项目试点工作,从政府支付补偿金转变为购买社会服务,由政府出钱为百姓买商业疫苗险。

  “我们想建立社会、企业、家庭风险共担的机制,同时保持财政预算相对稳定,更加有利于补偿工作的实施。”北京市卫计委疾控处处长谢辉介绍,2015年,北京市卫计委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确定由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承办。

  与原来的政府补偿相比,该试点项目在《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异常反应发生后三年内的医疗费用补偿、20万元疾病身故保险金及5000元遗体转运费。

  而且,凡是在今年1月1日以后提出书面补偿申请的受种者,均可享受补偿,不受疫苗接种时间限制。

  一旦出现了问题,应该怎么索赔呢?

  保险公司已开通24小时服务专线,在各项资料齐备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从资料审核到保险金给付。

  二类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探索引入商业保险机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卫生法讲师邓勇指出,政府不能为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过错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买单。

  如果孩子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是因为疫苗本身的质量或接种单位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监护人可以基于合同的违约追究接种单位责任,或通过产品质量责任追究接种单位和疫苗生产、销售单位的责任。

  而二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费用,按规定应该由疫苗企业承担。

  疫苗企业是否会为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购买保险,也将是北京市卫计委需要探索和推动。

  二类疫苗保险怎么办?

  商业疫苗险有效“填补空白”

  于是,作为政府补偿机制的一种补充,很多商业保险公司也相继推出了疫苗险。

  虽然有人指出,多数疫苗险的限制性条件很多,比如对二类疫苗、疫苗质量问题、偶合发病(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其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等情况都进行了免责。

  但健康北京发现,这其中也不乏“填空”的疫苗险。如平安的针无忧儿童疫苗险包含了对偶合症及不合格、变质、过期的“问题疫苗”引发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选购疫苗险攻略

  看准疫苗接种风险的种类和大小

  邓勇指出,家长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购买保险的出发点是对自身面临风险的转移或补偿。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各种疫苗险繁杂的种类,而是疫苗接种过程中我们面临最大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的大小。

  就目前我国的疫苗接种的情况来看,如果选择接种二类疫苗,由于没有政府统一的保险补偿,要想获得额外保障,就需要自己购买商业保险。

  如果不选择接种二类疫苗,那么就只需要考虑一类疫苗接种过程中的风险,具体来讲就是疫苗不合格、接种不规范、疫苗本身的不良反应(合格产品的副作用)。

  通常来讲,疫苗本身不良反应带来的风险是远远小于疫苗质量不合格带来的风险的。

  但目前的保险主要承保的恰恰是疫苗本身的不良反应,很少有将疫苗质量不合格和不规范接种的风险纳入保险范围的,这就使得各种险种的性价比并不高,建议购买保险之前仔细衡量。

  哪些情形可赔付?

  因接种一类疫苗的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组织器官损害,最终结论为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北京市政府通过与商业保险合作的方式进行补偿,但明确了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上述6种情形中,有些情形部分保险公司支持赔付,具体还需家长们在购买保险时,详细咨询。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