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名医沙龙 > 大医生|谢向辉: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他就是这样

大医生|谢向辉: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他就是这样

2016-04-1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我从小就立志学医,主要源自于母亲对我的教导,她告诉我,中国自古有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谢向辉沿承古训,也将父母的奉献精神恪守至今。当年父母为祖国献身石油,如今谢向辉妙手仁心治病救人。他说,首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医院有个医生要到北大医院去学习一下,希望你们尽快安排……”这一句听来极为普通的话语,却让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的很多大夫们铭记至今。

  多年前,中国小儿泌尿外科先驱黄澄如教授在自己老伴儿——北大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吴文斌教授去世时,当北医领导问及还有什么需要和帮助时,她只字未提家中的任何困难,只做出了这个令当时在场的每位医生都感动不已、灵魂触动的回应。

  不久,黄澄如教授提及的这位年轻实习医生就此开启了北大泌尿外科的进修之路。多年后,他不负重望,成长为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一名杰出的泌外医生。如今,这位术业有成者更承担起医院的管理要职。

  他就是谢向辉,北京儿童医院现任副院长、小儿泌尿外科专家。他说,从医于他,就是一种本能。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我从小就立志学医,主要源自于母亲对我的教导,她告诉我,中国自古有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谢向辉沿承古训,也将父母的奉献精神恪守至今。当年父母为祖国献身石油,如今谢向辉妙手仁心治病救人。他说,首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当年黄教授教我们做医生的准则,就要善良、就要正直、就要宽厚,不能让别人戳你的脊梁骨!我始终牢记在心!”说起这份教诲,谢向辉十分动情。“算来,我也是黄教授徒孙辈儿了。”他双手相握,抿着嘴笑道。

  2010年到2013年,谢向辉连续三年援藏,在他看来,那是他人生观得以升华的一段生命之旅,也是他非常珍视的一段生活阅历。在日记本上,他这样写道:三年援藏,我们响应祖国号召,离开至亲好友,远离繁华都市,克服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尽管心率快了、血压高了、头发白了,听力视力下降了……但我们无怨无悔。

   说起援藏工作的感受,他的话语朴实无华:“这是组织的需要,也是我应尽的义务。”

  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女儿的照片,2010年出发援藏时,女儿仅仅5岁,而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老父母也只是掉着眼泪说了一句:“儿子,听党的话,向孔繁森学习!”

  还记得刚到海拔4500米的乌玛塘乡,谢向辉和援藏医疗队员们一下车就觉得晕,赶紧坐下来休息,甚至需要吸吸氧,然后继续做义诊;在庆祝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50周年到来之际,他到拉萨尼木县一个很偏远的尼续村蹲点,一待就是一个月,这期间他跑遍了尼木县所有的医院和卫生所,总行程超过一万公里。

  “三带三不带”的门诊和“沙尘暴”的人生

  谢向辉是医院里的“双肩挑”大夫。所谓“双肩挑”,就是不仅要承担临床教研的专业工作,还要肩负医院的管理工作。采访谢向辉时,他的“双肩挑”已经从“七三开”变成了“三七开”,临床诊疗为“三”,管理工作为“七”,暂时告别了门诊和手术。于是,记者只能试图去寻找他曾经在医疗一线留下的身影。

  “谢大夫的门诊和急诊特征鲜明,有‘三带三不带’的说法!”

  原来,谢向辉每次门诊对自己的要求是:必带一个记录本,详细记录患儿的信息,以便随访;必带一个小玩具,随时逗乐哭闹的孩童,安抚患儿;必带一沓亲自组织学生编写的泌尿科常见疾病知识单,通俗易懂,让焦急的家长安心而归。“三不带”则是:不带水杯,喝水上厕所耽误时间;不带手机,再忙也要把病人的时间留给病人;不带手套,这个习惯从黄澄如教授一直传承到谢向辉,一次次洗手,为的是让孩子能更自然舒适地接受细致体查。

  有一次,北京遭遇沙尘暴,道路上的出租车寥寥无几,那天医院急诊来电话说有患儿腹部外伤,出现休克,需要多科联合手术。他撂下电话,来不及跟家人说明情况,就出门往医院跑。听当时在场的医生再次说起这件事,只记得他进医院时满头满脸的黄沙,活像堆出来的小沙人,一进门就说:“我也算是经历沙尘暴的人了,没见过的人也应该出去感受下,不经历沙尘暴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手术成功,孩子家长要设宴感谢,谢向辉却说:“以后好好看着孩子,别出什么事,就是对我的莫大感谢了。至于吃饭嘛,还是家里的饭菜最香。”

   “谢大夫对孩子是由衷的喜欢,面对患儿时笑容尤其灿烂……”了解他的同事对记者坦诚直言。

  援藏三年里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在高原地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很高,加上当地群众健康意识淡薄,等到发现病情时,患儿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2012年4月16号早晨7点,谢向辉带着北京市第六批援藏医疗队驱车5个多小时,赶到当雄县与那曲地区接壤的牧区开展先心病儿童筛查工作。

  当地流行一句话:“尼木穷,当雄苦”,说的就是当雄县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4月的西藏还是冰天雪地,当雄县平均海拨45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50%多。当他们中午到达乡卫生院时,正赶上暴风雪裹挟着冰雹来袭。由于没有便携式彩超仪,初筛全凭问诊和听诊器,因此,谢向辉和同行们检查得格外仔细,用了3个多小时才把150个孩子全部筛查完,疑似先心病患儿都被及时送到拉萨市人民医院确诊。

   时间已经过了晌午,住在山里的几名孩子还是没有来,可能是当天的冰雪天气阻挡了孩子们下山的路。有人建议改天等天气好一点的时候再来一趟。谢向辉想了想说:“我们去吧!”于是,请当地牧民临时找来摩托车,带着同仁医院史旭波、邵峥谊两名医生去巡诊。最终,他们筛查出一名疑似先心病的孩子。

  “这就是医生的价值!”谢向辉淡定地说,“体现在无时无刻,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这一批筛查出的十几名先心病患儿,在谢向辉和北京儿童医院心外科医护陪伴下,穿越青藏高原,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和安贞医院手术治疗,最后都痊愈出院回到拉萨,孩子们带回家的不仅有天安门的合影,还有首都医生们的满满爱心。

  三年援藏期间,作为援藏医疗队领导,谢向辉和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把技术传给当地医生,提高当地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这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做一百例手术,不如教会他们做好一例,要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一个‘传、帮、带’的梯队。”谢向辉充满着期待,“我们还组织当地医生‘走出去’,学习内地先进经验,再把内地专家‘请进来’,为当地的医生现场进行培训。也就是说,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

  如今,谢向辉和医疗队的这些构想正在一一稳妥落实。

  治病救人,这就是一种本能

  还有一件事,谢向辉一直忘不了——

  那一天,飞机从首都机场刚起飞不久,机舱广播突然响了起来,“机上有位30岁的女性乘客突发右肩关节脱臼,机内是否有医生,急需帮助。”“我是外科医生,我来试试吧!”看着患者满头大汗、满脸苍白,谢向辉马上尝试手法复位,没有多想。

  第一次尝试没成功,乘务长要备降西安,谢向辉转身说,“病人太紧张了……这样不行,我来和她聊聊!”他心里清楚,肩关节半脱位手法复位一般是需要一个特定的姿势、至少要两名医护人员配合才能复位成功的。看着眼前这位已经被疼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病人,他在心里定了定神,说了句“别紧张,我来帮你拽一拽,也许就好了。你使劲儿拽着左侧靠窗的座位扶手。”

  就这样,谢向辉与患者一边聊天一边鼓励,突然一声弹响,肩关节复位了。病人瞬间就不疼了,笑逐颜开。回忆至此,谢向辉颇有些得意——儿科医生也能办大事。“您是儿科医生,怎么有勇气治大人病?”

  谢向辉说:“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这就是一种本能。”

  初见谢向辉,和提前听说的“邻家大哥哥”的印象差不多,只是,眼前身着藏蓝背心、灰白衬衫,礼仪周到的他,看上去又多了一份儒雅和沉稳。“现在临床工作越来越少了,您有没有遗憾……”记者下意识地问了一句。“随缘,随势,随力!”虽难掩遗憾之情,但谢向辉的回答仍铿锵有力,“做医生,你就是有一种治病救人的本能,不管在什么岗位,职务如何变化,这种本能是永远不会变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