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该如何拯救你,染血的医闹?

该如何拯救你,染血的医闹?

2016-03-29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医闹是某一些群众和团体恶意破坏正常医疗秩序,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维权途径。在社会、专家、民众一边倒谴责医闹事件,呼吁严惩闹事者的今天,我们是否想过这一尖锐社会矛盾的诱因,真的用一句非理性维权就能说明一切么?

  2月17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被一名19岁患者用钝器猛击头部致死。3月5日,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一名急诊医生深夜被打,眼部受伤满地血迹。3月22日,安徽淮北市杜集区人民医院一名男性医生被人砍伤后身亡。每年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医闹事件都在数以千计的上演。每天打开电脑,触目惊心的医闹新闻比比皆是。因为医患纠纷,医生这个救死扶伤的职业竟然被认定为高危职业。因为医患纠纷,医院这个社会服务产业竟然难以获得百姓的信任。“殴打医生”“院长下跪”“围堵医院”等桩桩恶性现状屡禁不止的背后,究竟是医患地位的不对等,法律打击的不严厉,还是社会道德的缺失?

  医闹是某一些群众和团体恶意破坏正常医疗秩序,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维权途径。在社会、专家、民众一边倒谴责医闹事件,呼吁严惩闹事者的今天,我们是否想过这一尖锐社会矛盾的诱因,真的用一句非理性维权就能说明一切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维权无可厚非,重点在于非理性的诱因,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原因:

  医患间缺乏沟通导致信任危机

  从患者进入医院就医的求诊、询诊到医生的望诊、问诊,两者的交流时间很短,而医生给出诊断的依据患者也往往无从考究。在对病情一知半解,拿到字迹潦草如天书的诊治单时,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已经大打折扣了。正是因为在医疗活动中几乎绝迹的事无巨细,让患者的弱势心态得以膨胀,有求而得不到重视,有惑而得不到解答。同时医生对自身专业、技术与经验的自我肯定,也往往让他们在就诊时选择争分夺秒,长话短说。信任危机的建立是医患双方缺乏沟通、缺乏互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索之一。那么医患的沟通交流如何解决,我认为这和医疗体系设计息息相关。根据全国各地的人口布局进行合理的医疗资源再分配,让医院的床位不再紧张,医生的接诊人数不再庞大,为每一对医患创造更多的沟通时间。同时打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安排专职人员为患者做心里疏导,情绪调节,重新提升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其实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沟通,多一点信任,就能少一分猜忌,少一分染血的医患纠纷。

  医疗风险单方面承担导致矛盾升级

  根据医调委的纠纷处理统计数据显示,医闹、医暴案件中存在着许多医方无责无过错的情况,或者是患者的死亡和伤残与医方的诊疗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医方就无需承担相应的医疗赔偿责任的现象发生。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需要权威部分的调查认证,但医疗风险由患者及其家属单方面承担的现象亦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线之一。医疗存在风险,而未知风险所造成的后果往往也令患者难以接受,这是医患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体现。医生就诊没有做全面的风险评估,患者缺乏充分的医疗风险认知。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不健全,医疗意外责任保险的缺失都使得风险发生后医疗纠纷责任难以认定,患者及其家属遭受伤害与损失还要自食苦果,这事儿摊在你身上你会乐意接受吗?

  健全完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扩大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覆盖范围,建立与补充保险保障项目,这才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经之路。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绝不能仅仅看结果,更不能让单方承担这或许是一生无法承受之痛。

  医疗知识普及不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医闹的产生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的不理智维权,那么让民众变得理智,懂得明智的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这和医疗知识的普及密不可分。在日本,医疗知识的普及程度很高,政府帮助民众成为“聪明的患者”,47个都道府县和61个市区都设立了医疗安全支援中心和380个咨询窗口,由医生、专家等坐镇,帮助解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虽然这需要政府和医疗等相关行业的通力协作,但让民众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远比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效的多。医院作为服务行业,理应受到社会的理解与认可,而医疗知识的普及正是得到理解与认可的最佳手段。我国虽然将医闹正式纳入了刑法打击的范畴,但是光靠打击与制裁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患纠纷。只有懂得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