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 专利药、独家药再次被盯上!

专利药、独家药再次被盯上!

2015-08-0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药价向来备受社会关注。按照7部门发布的《推进药价改革的意见》,从今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其他药品均取消政府定价和限价。政策一出,业界顿时一片欢腾。然而,欢腾之余,关于药价的话题却也从未停息,如“地高辛价格暴涨10倍”等。

  此外,王巍还分析指出,促成此目录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规范市场。价格监管部门通过对药品价格现有格局的梳理整顿促使行业自律,从而引导价格市场朝着健康稳健的方向发展;

  二,惠及民生。通过出台目录监控甚至限制药价涨幅来缓解民众寻医问药的成本压力,把目录里面特定药品对应的特定人群从高药价的捆绑中解放出来;

  三,同业角力。由于定价机制的特殊性,相关产品往往会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形成高药价,给诸多普通药企带来利润冲击,这些普通药企自然会单独或结盟的通过自有渠道向主管部门申诉直陈利害;

  四,舆论压力。针对近些年来医改不尽人意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百姓疾苦现状和由此衍生出来的医患关系急剧恶化的局面,民间怨声载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媒体的一浪浪推波助澜的争抢报道渲染下,负面效应快速传播引爆了舆论质疑的导火索。适时出台监测目录也是平复和稀释舆论压力的有效途径。

  专利、独家产品再被盯梢?

  细看通知内容,其明确了药价重点监测品种以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为主,重点监测品种包括专利药、独家生产药品,市场销量大、临床使用频次高的药品以及社会关注度高的其他药品。

  对该监管目录的选择依据,行业专家千户候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一,在全民医保的大背景下,医保费用支出比例在整个国民医疗费用支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份额,正是医保结算这块蛋糕的大而香甜导致了关注的目光和介入的方面都空前庞大和急迫。

  其二,药品招标的唯低价论现象的蔓延导致专利药、独家药品和独立定价的品种能够凭借自身特别标签而高价中标,这种有失公平广受诟病的中标价形成机制也是此次监管目录产品选择的一个考虑层面。

  其三,目前我们的就医习惯还是“小病到药店,大病到医院”,这种惯性思维导致医院的就诊率和药品消耗量长期居高不下。医院市场的巨大容量自然导致医院成为各大药企重点开发的战场,这个战场中主要对决的就是药企的各种产品。激烈角逐背后一定隐藏不正当竞争带来的灰色利益地带和权力寻租空间,目录的出台正是切除这个隐性病灶的有效手段。

  与此同时,业内也粗略统计了一下,若按其监测目录规定,将有480个品种被监管,其中化学药物255种、中成药225种。在这480个品种中除了短缺品种、血液制品及少部分常用药物,共约80种之外,其余近300种产品基本为各大药企的独家专利或准独家目录、原研品种。

  在楼征亮看来,此次监管会涉及300个独家品种、近千家药厂是因为独家专利品种在市场上有不可言喻的价格优势和法律保护的垄断优势,它往往在一些保护下会滋生会有其更多些利益,而且这些利益会被市场运用于不正当竞争。

  事实上,专利药、独家生产药品一直是相关药价政策关注的集中点。因此,有专家为其鸣不平:“药价问题虽然在专利药、独家生产药品上有所表现,但这绝对不能成为所有政策攻击的对象,对其也是不公平的。”

  不过,千户候明确表示不认同该观点。他认为这种论断过于武断并有以偏概全之嫌。“专利药品和独家药品在前期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投入的确高于普通药品,其定价稍高于普通药品也符合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规律,这在业内是共识。但如果在20年的药品专利有效期内一直以发明专利为由保持药品价格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这本身就有失公平。前期研发成本应该随着上市销售年限带来的收益而逐渐回落,而不是一直在专利保护期内居高不下。

  即便是20年的保护期过后其他药企可以仿制,但其本身长期占有的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还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给药企本身带来可观的惯性回报效应。从这个角度分析此次目录重点在于对专利药品的监控也是符合常理和逻辑的。”他补充道。

  “在监管范围、品种确定的情况下,部分药企或将遭遇较大压力,如独家品种丰富的实力型药业、持有专利的国企或外资药企、新特药研发药企和新药代理药企。之所以这类药企会遭遇压力,多少是因为他们的品种基本属于市场容量和需求量双向旺盛的类别,比如心脑血管类、糖尿病类、抑制肿瘤类、神经系统和血液制品类。因此,药企需摆脱对于特殊保护政策的依赖,转向市场提升效益。”王巍分析道。

  药价未来将趋于平稳?

  同时,根据通知显示,若药品其出厂价及中标价、实际采购价和零售价变动幅度超过10%的,药品经营者应自价格变动之日起7日内,及时报送价格变动情况。针对这一举措,有人士表示担忧“由于部分药企自觉性不强,即便价格有所变动,但也往往采取能拖则拖的手段。这使得药价监控并不能第一时间起效。”

  王巍认为,隐报瞒报或拖延不报、迟报的现象一定存在,但这不能单一地归结为药企自觉性不强,这种现象的存在土壤即监管缺位、行业混乱、生存压力、信用缺失等因素不得以根除就会出现我们所担心的种种现象。

  “无论几管齐下都要面临一个本质问题,即改良我国医药市场的土壤。措施也无外乎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体制和践行这些措施的专业队伍;开展行业自清自查,尤其是建立即时联动的原料采购和生产成本监控系统,这是药品价格形成和变动的核心;深入了解药企自身生存的实际压力,并从产业政策、财政税收、环保评估、人才输入和项目扶持等方面切实为药企排忧解难;建立有效和有威慑力的信用评估体系,让诚信和失信成为药企生存发展的引擎和壁垒。”他进一步指出。

  另外,通知还明示,今后价格主管部门将不再开展常规性出厂价调查,改为对价格变动频繁、变动幅度较大、不同地区间价格,以及群众举报、媒体报道价格不合理的药品,及时研究分析,必要时开展成本价格专项调查。对于此举,相关人士表示,“虽属进步,做到了‘市场定价格’,但也容易导致恶意举报。”

  同样针对该举措,楼征亮解释道,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否合理绝对不是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定的,而是按照市场的规律,但鉴于药品有特殊性,民众对生产缺乏理解,若采取公共媒体进行舆论监督,这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倘若在公开的情况下,所谓的恶意举报显然不会存在。

  千户侯也表示,“市场定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应用到药品领域也适用,但由于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关乎生命健康,国家监控使其价格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确有必要。对于恶意举报的现象或许会有发生但绝不是主流,因为只要及时核实甄别就很容易杜绝。

  最后,王巍还提醒道,在该通知监管下,今后我国药价走势必定会趋于合理。但要想药价更加稳定,防止大起大落,则还需注意建立原料药材平抑基金。基金组成可以来源于国家扶持、药企共担和社会众筹;资金服务对象为常用原料药材和稀有贵重药材;资金性质为对内为公益互助属性,对外为盈利机构,但收益只用于平稳药价专项领域。

  “具体说来就是当某一类常用原料如甘草价格低迷时我们的基金注入涉及到甘草类药品的企业帮助其在不暴跌价格的基础上度过价格低迷期;当某一类稀有名贵原料如虫草价格高涨时我们的基金注入原料市场稀释行业平均价格,使得虫草关联药品价格不发生暴涨现象。简单说来基金的作用就是保障企业在价格低迷时不至停产或赔本赚吆喝,在价格高涨时也不推波助澜哄抬物价来囤积渔利来。这样一来,无论药品原料市场如何波动,药品的价格走势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之内。”王巍如是说。

1 2 3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