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连续发生多起暴力伤医事件。频现的医疗纠纷,给医患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从今日起,我们推出“听听医生心里话”系列报道,记者采访了成都、西安、北京等地的一线医生,通过医生讲述的苦和累,反映我国医师的真实执业状况,希望能让大众走进医生的内心世界,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生成了惊弓之鸟
医师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治好了,医生是白衣天使,稍微有点意外情况,医生就成了发泄对象
四川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医师张震,从医七八载,没被打过,没被砍过,却离医疗暴力近在咫尺。他说,科里有一位性格温柔的女医生,对病人服务态度超好,以前天天笑容满面,现在被纠缠得快崩溃了。这位女医生收了一个装起搏器的病人,手术很顺利,恢复也很好,但病人总说装了起搏器后出现各种不舒服,反复检查却未见异常。这个病人每天准时来科室报到,找女医生讨说法,并威胁在她头上开个洞。女医生被吓哭了,上班神不守舍,生怕病人过来找她麻烦。
科室特意安排女医生休假,还配了高压电棒,以备不测。过了不久,张震接到一个恐吓电话,说他得罪了人,有人要打断他一条腿。随后,好多医生都接到了类似电话,有人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简直成了惊弓之鸟。
张震说:“在有些病人看来,到你这里看了病,做了手术,就像买了车一样,要你终生保修,而且还是免费的。”
去年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潘凯丽接诊了一名患儿,并安排其入院治疗。医护人员悉心照料,让经营花店的孩子父亲很感动,他给医护人员每人送了一支玫瑰花。第二天,患儿所在病房住进其他患者,患儿凑巧出现轻微腹泻的症状。患儿父亲就认为是被同病房的其他孩子感染了,坚持要调换病房。让潘凯丽没有想到的是,患儿父亲把住进病房的其他患儿父母拽到走廊里打了一顿。他指着医护人员的鼻子威胁道:“再不给孩子调换病房,你们这些医生护士,一个个都没有好果子吃!”
“当时我们都吓坏了,赶紧给他调换了一个单人间。”回想起来,潘凯丽摇头不已。她说:“治好了,医生是白衣天使,稍微有点意外情况,医生就成了患者怨气发泄的对象。”
最近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医疗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2014年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仅有27.14%未遭遇过暴力事件。根据医师协会调查统计,医师受到伤害事件逐年增高,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
依法维护医师权益
医疗机构应当理直气壮地为医师维权,保障医生良好的执业环境,减少伤医事件的发生,也为患者创造更有序的就医环境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高宏,曾经为一个3岁的心脏病患儿进行手术。其病症非常复杂,手术从早上9点做到晚上6点,最后仍然未能挽救孩子的生命。由于术前就已向孩子父母解释过病症的复杂性及手术风险,家长有心理准备。术后,孩子爸妈对他说:“谢谢高医生,您也辛苦了。”
过了两天,患者家属带着10多人来到医院,把高宏的腿抱住,哭天喊地,让他把娃还给他们。高宏提出,既然患者家属有异议,就走正规程序进行鉴定,看手术是否存在问题,但这个提议却被家属拒绝。患者家属来医院闹事,向院方施加压力,就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为避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受到干扰,院方不得不赔钱了事。高宏认为,个别患者向医护人员施加语言、行为暴力,只是讨价还价的手段。
“妇幼医院是高风险的专科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副院长王安平表示,发生医患纠纷后,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都是患者和家属辱骂甚至是殴打的对象。有一次,他在解答患者家属疑问时,家属突然站起来袭击身边的科室主任,一拳就把其鼻梁打断了。还有一位老太太不打不闹,躺在医生办公室门口不走。处理这样的医疗纠纷,有时长达几个月。
中国医师协会调查结果显示,医师的压力来源于工作量大、医疗纠纷多、患者过高的期望以及伤医事件。其中,患者的期望值太高占72.71%,伤医事件频发占69.6%。医师们越来越不希望子女报考医学院校,2014年不希望自己子女从医的比例高达64.48%,这进一步印证了医师对执业环境不满意,进而影响到职业成就感的评价。
中国医师协会调研数据表明,发生伤医事件时,院方采取不顾是非息事宁人和无任何表示的占到了41.86%。78.87%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院应该为医生提供人身安全保护;70.86%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院应该为医生提供相关法律支持;50.90%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院应该为医生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中国医师协会邓利强律师指出,医疗机构作为医师执业的场所,于理于法均有保护医师的义务,如果发生了伤医事件,医疗机构应当理直气壮地为医师维权,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医师的合法权益。医疗机构对医师执业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有着直接的法定义务。希望医院管理者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减少伤医事件的发生,力争为医生创造更好的执业环境,也为患者创造更有序的就医环境。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呼吁,对医疗暴力“零容忍”,司法机关对伤医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从严、从快、从速严惩。为遏制暴力伤医现象继续恶性蔓延,6月24日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首次将“医闹”行为列入修改的范围。
医患矛盾并非无解
改善医患关系,深化医改是根本出路。实施分级诊疗,把患者留在基层,尽快结束大医院的“战时状态”
一段时间,张震跟陌生人聊天时,根本不敢说自己是医生。因为一开口,人家的眼神绝不是尊重,除了象征性地问几句医疗的事,其他全是求证红包、回扣及是否暴利等。张震不无感叹地说,在别人眼里,医生不再是想象的那么高尚,甚至是龌龊、卑劣的。
在张震看来,破解医患矛盾是长期的过程。伤医事件频发,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暴力解决不了医患矛盾。医患关系的改善,需要全民素质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更需要医患双方的信任和理解。
张震说,患者很难想象一位医生的工作强度,很难想象他们要承担多大的压力和风险。在超出想象的背后,是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为数不清的病人解除痛苦,加班、熬夜、放弃了无数次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加强医患沟通,提倡换位思考,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张震曾接诊过一个心肌梗死患者,积极抢救了两个多小时,依然没救过来。病人去世后,儿子才来,他不相信父亲已去世,情绪非常激动。医生反复告知要他为父亲办理死亡手续,他拒绝了,说要等他的弟弟从西北赶过来。事后,医生和家属进行了认真的解释和沟通,他们终于对死亡没有异议了。医院和医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换来了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王安平坦言,很多人对医院的期望值非常高,认为只要进了医院就应该治好,医院就是保险箱,但从医学上来讲,还有很多无法治疗的疾病。他认为,医患矛盾的疙瘩越结越紧,越解越松。首先,需要加强正面引导,让社会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正能量。媒体要做好医学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同时,医疗行业也需要加强职业操守,赢得公众信任。
潘凯丽认为,医患关系不是无解的方程式,深化医改是根本出路。在很多大医院,患者由于排队等候时间太长,情绪容易急躁,恨不得有病马上就好,总认为医生做得不到位,不理解医生的付出,甚至对医生恶语相加、拳脚相向。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实施分级诊疗,把患者留在基层,尽快结束大医院的“战时状态”,为解决医患矛盾提供制度化的出路。
活血化瘀。用于中风、中经络属瘀血阻络证,证见半身不遂,语言涩蹇。
健客价: ¥28供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
健客价: ¥1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但不宜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适合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的短程化疗。 3.亦可用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4.与其他抗麻风药联合用于麻风治疗可能有效。
健客价: ¥27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但不宜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适合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的短程化疗。 3.亦可用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4.与其他抗麻风药联合用于麻风治疗可能有效;
健客价: ¥25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但不宜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适合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的短程化疗。 3.亦可用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4.与其他抗麻风药联合用于麻风治疗可能有效。
健客价: ¥24补气活血,逐瘀通络。用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恢复期中医辩证为气虚血瘀型中风中经络者,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角歪斜,语言不利等。
健客价: ¥36慢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所引起的脑功能损害。能改善主观症状、语言、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精神行为障碍。
健客价: ¥44活血化瘀,舒利血脉。用于胸痹心痛,中风恢复期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和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缺血性疾患,以及各种血液高粘症。
健客价: ¥25活血通络,祛风化痰。用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引起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和恢复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或失语,偏身麻木,气短乏力或眩晕耳鸣,舌质暗淡或暗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细、弦滑。脑梗塞见上述表现者。
健客价: ¥29.5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语言囊涩等,脑梗塞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65.5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益气养阴,用于脑血栓,脑瘀血后遗症,肢体偏瘫,手足麻木,语言障碍等。
健客价: ¥58化痰醒脑,祛风活络。用于神志不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肾虚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挛,半身不遂及脑血栓形成的恢复期和后遗症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33活血化瘀。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瘀血痹阻脉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不利,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5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缺血性中风(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症,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舌有瘀斑和瘀点。
健客价: ¥36活血化瘀。用于瘀血阻络之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偏瘫、肢体麻木、语言蹇涩;及血脉瘀阻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痛有定处、胸肋满闷;脑梗死及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6益肾填精,熄风通络。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肾元亏虚,瘀血阻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脉沉细。
健客价: ¥52活血通络,熄风化痰。用于中风中经络,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蹇塞;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早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6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后遗症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身体倦怠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42慢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所引起的脑功能损害。能改善主观症状、语言、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精神行为障碍。
健客价: ¥45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病(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语言蹇涩等。
健客价: ¥35补气,活血,通络。用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症,症见眩晕、肢麻、瘫软、昏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面色恍白,气短乏力。
健客价: ¥52主要用于祛风通窍,舒筋活血,镇静安神,除湿。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斜、四肢麻木、腰腿不利、语言不清、筋骨疼痛、神经麻痹、风湿,关节疼痛等症。
健客价: ¥55化痰活血,熄风通络。用于缺血性中风(轻型脑梗塞)中经络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头晕、脉弦滑。
健客价: ¥239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益气养阴,用于脑血栓,脑瘀血后遗症,肢体偏瘫,手足麻木,语言障碍等。
健客价: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