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制止伤医岂能只靠“临时发挥”?!

制止伤医岂能只靠“临时发挥”?!

2015-07-0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港大医院面临伤医时的做法耐人寻味。一是成立了专门的防暴力组织,当伤医发生时,不是受伤者自己和几个热心同事扛着,而是马上有一个组织牵头部署;二是不是临时想招,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而是建立了一套流程。先隔离,再叫保安报警,三调监控录像,四找目击者……和警察对接,坚决不和伤医者私了。这套程序,难能可贵。

   暴力伤医,是个“毒瘤”。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仅有不到三成的医务人员没有遭遇过语言、身体上的暴力;去年,较为严重的伤医事件就有155起。管理部门也曾表态:暴力伤医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社会各界对这种行为也纷纷谴责:有理说理,有事说事,打人不对,伤人更不行!今日我们不制止血溅白衣,明天谁守卫我们的健康?

 
  恐怕没有几个人跟暴力伤医者站在一头。然而,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有效制止。
 
  带着这个问题,观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做法,就有了解剖麻雀的意义。这个医院面临伤医时的做法耐人寻味。一是成立了专门的防暴力组织,当伤医发生时,不是受伤者自己和几个热心同事扛着,而是马上有一个组织牵头部署;二是不是临时想招,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而是建立了一套流程。先隔离,再叫保安报警,三调监控录像,四找目击者……和警察对接,坚决不和伤医者私了。这套程序,难能可贵。
 
  说它好,到底好在哪儿?
 
  程序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一旦有暴力行为,赶紧把受害者隔到安全地带,防止二次伤害。防狼器和警铃系统、最迅速报警机制,这都是很实在的保护;促进了对施暴者的惩处。程序注重取证,有专门的组织帮着在法律框架内跟伤人者博弈、和公安部门沟通,坚决不私了的态度,有利于依法惩凶。更重要的是,程序避免了处置的随意性。有了军规操典,大家遇事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慌乱,照章办事就是了。某种意义上,这让遭遇医闹变成了类似遭遇交通事故一样,该咋处理,流程清晰,行为可以预期。同样,深圳公安部门也有专门的涉医事件处置流程,这也值得称道。
 
 
  值得一说的还有,处理暴力伤医的诱因——医疗纠纷,深圳也启动了相应的保险程序,直接针对因为医疗引起的经济方面纠纷。用保险来分担医生风险,缓和患者经济方面的诉求,这有助于双方进入良性博弈状态,是个好的“灭火”程序。
 
  再进一步想,建立程序、完善程序,不再现抓现治,不再“临时发挥”,这种做法合乎法治思维啊。
 
  链接:港大深圳医院:给暴力伤医装上杀毒程序
 
  “我们对暴力伤医坚决零容忍,一律报警处理。”港大医院急诊科主管朱嘉理,既是急诊科的主管,也是港大医院防暴力伤医危机应对小组的发起人之一。
 
  港大医院早在2014年6月就成立了该小组,并制定了专门的危机事件应对方案和暴力处理流程。小组由6名医生和14名护士组成,24小时不关机待命,随时应对院内发生的伤医危机事件,即刻赶到现场提供支援。当伤医发生时,医院在警方介入前不接受任何形式调解,小组成员陪同受伤医护人员去派出所做笔录、去医院做伤情鉴定,并尽力安抚他们的情绪。小组内部分精通法律的医生还会在必要时为受伤同事提供法律援助。
 
  此外,港大医院每个诊室都设有两个门,其中之一在暴力伤医时用来“逃跑”。每个桌子下方都有一个警报按钮,每个医护人员都随身携带着一个“防狼器”。在医院,几乎所有的公共区域都装有监控。
 
  “急诊科是暴力伤医发生的重灾区。”港大医院传讯及公共关系部传媒关系经理邓越萌介绍,急诊科的员工在入职前必须要参加医院组织的防暴力培训。
 
  “踢打医护人员的情况在许多医院都有发生,但按照惯例,很少医护人员会选择报警,都抱着‘算了吧’的态度,也不赔偿受伤员工。但是在我们这儿,医院和一线员工是一体的,站在一条线上。所以医生在我们这里觉得很有安全感。”朱嘉理说。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