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目前泸州医学院已在其官方网站上更名「四川医科大学」。
消息一出,引发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校友、职工、学生的强烈反应,从最早华西校友民间组织「联名上书」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到四川大学2015年6月9日正式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医学院更名之争愈演愈烈。根据媒体报道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校方如今「已正式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复议」。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前身是华西医科大学,曾用「四川医学院」的名称,简称「川医」;泸州医学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医科大学(SichuanMedicalUniversity)和四川医学院(SichuanMedicalCollege)的英文校名也十分相近,难免会让人对两所学校名称产生混淆。
此次更名事件不仅在两校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引起了国内几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并在网络引发不小的争议,在这里丁香园盘点了各方观点:
医改</a>名之争"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506/8303457-20150623101500690.jpg" />
最早出来反对的是华西海内外老校友,他们还制作了专门的网页进行号召签名活动,部分海外校友表示泸州医学院此次改名属鸠占鹊巢,会损害老「川医」的学校名誉。除此之外,校友特别是海外校友的实际利益也受到影响。
据报道,在国外,培训完的医生若需换教学单位或者申请到新医院工作,都需要提供原医学院证明和成绩单,而大学更名已严重影响到校友,尤其是毕业证上写着「四川医学院」的那32届校友。
在6月9日提交教育部的反对函件中,川大表示:「泸州医学院更名带来的混乱将直接损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直接动摇四川大学合校15年来的成果和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
落款为2014年5月30日的官方文件文件《四川大学关于不同意给予泸州医学院更名证明的复函》中显示
因「四川医科」大学的简称易与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9月已并入四川大学)历史曾用名「四川医学院」的简称「川医」混淆,而「川医」是社会对华西的公认品牌,更名后可能会导致社会公众产生四川大学没有医学学科的误解,故不同意给予更名证明。
川大一位校领导表示,「川医」的牌子是几代人努力创造的品牌和结晶,凝聚了先辈的心血,已有强烈的社会认同,泸州医学院的更名侵犯了品牌,不仅对校友的学历认证带来新的困难,也会冲击社会认知。
除了已在各处更换「四川医科大学」校名,泸州医学院官方并未在此次争议事件后对外做出表态。有媒体联系到硕士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泸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廖斌,他表示目前不愿意参与讨论,只表示教育部和四川省政府正在处理此事,在合适的时候会向社会和媒体做一个书面回应。
教育部认为,「四川医科大学」校名历史上未曾使用过,且与「四川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名称存在差异,因此更名并无不妥。
根据2014年四川省政府向教育部提交的四川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总体规划,从加快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医疗服务需求,更好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出发,考虑将泸州医学院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科大学。
市民一:
川医都喊了几十年了,川医就是华西啊。
市民二:
那以后到处都是「川医」我咋个区分?挂个川医的号,去成都还是去泸州?
市民三:
哎呀,只要把四川医疗搞上去了,管他名字啥子事嘛。
网友一:
1.不熟悉的病人可能走错医院挂错号,这其实还好。
2.消息闭塞的考生可能报错学校。这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很多考生报考前对高校的了解只局限于清华北大浙大等。而陷入这些混乱的人可能会迁怒于泸医的更名。
网友二:
借用《白色巨塔》里的话,大学医院设立的本意是将治病、研究、教学整合相互促进,以此来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现在四川排前两位的医科学校不去努力提高医疗教学水平,却为了一个名字作嘴炮,让人汗颜。
网友三:
四川医科大学从来就没有被用过啊!要是跟这个校名以前被使用过,现在跳出来反对还好说,但是这是新校名,难道就因为校名跟你以前的校名相似就不能用?四川大学也太霸道了吧?还有中国校名相似的大学应该不少吧?比如哈工大,哈工程,国科大,中科大。
6月17日下午,教育部派专人到四川大学听取意见。川大一位校领导向媒体表示:希望泸州医学院放弃「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建议改成「泸州医科大学」。
川大华西医学中心多位教授表示,如果此次泸州医学院更名成功,未来在招收研究生和科研合作时,可能会考虑与他们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