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疾病 > 小儿性哮喘 > 中国儿童哮喘诊疗指南第二部分

中国儿童哮喘诊疗指南第二部分

2018-11-02 来源: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受体激动剂(SABA)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过度使用SABA(使用定量压力气雾剂>200吸/月)是哮喘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上次我们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而病情评估是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准确地评估哮喘病情需要对哮喘进行分期与分级,本次我们向您推送“哮喘指南解读二---哮喘的分期与分级(包含难治性哮喘)”。

哮喘指南解读内容提示:

1.哮喘的诊断(定义、诊断标准、相关检查)

2.哮喘的分期与分级(含难治性哮喘)

3.哮喘的治疗(目标、原则、治疗方案)

4.哮喘的管理与防治教育(指南内容较少,可结合临床实际可稍具体化)

5.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医院治疗流程

6.儿童哮喘常用药物及吸入装置选择

第二部分:哮喘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acuteexacerbation)、慢性持续期(chronicpersistent)和临床缓解期(clinicalremission)。急性发作期是指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慢性持续期是指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哮喘的分级

哮喘的分级包括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和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一)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

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包括对目前哮喘症状控制水平的评估和未来危险因素评估。依据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通过评估近4周的哮喘症状,确定目前的控制状况(表1、表2)。

以哮喘控制水平为主导的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可使患儿得到更充分的治疗,大多数患儿可达到哮喘临床控制。哮喘预后不良的未来危险因素评估包括未来发生急性发作、不可逆肺功能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风险的评估。肺通气功能监测是哮喘未来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启动控制药物治疗前(首次诊断时)、治疗后3~6个月(获得个人最佳值)以及后续定期风险评估时均应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未启动ICS治疗或ICS使用不当(包括ICS剂量不足、吸人方法不正确、用药依从性差)是未来发生哮喘急性发作和不可逆肺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频繁使用短效B:受体激动剂(SABA)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过度使用SABA(使用定量压力气雾剂>200吸/月)是哮喘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应依据达到哮喘控制所需的治疗级别进行回顾性评估分级,因此通常在控制药物规范治疗数月后进行评估。一般而言,轻度持续哮喘:第1级或第2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中度持续哮喘:使用第3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重度持续哮喘:需要第4级或第5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的哮喘。哮喘的严重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治疗时间而变化。

(三)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哮喘急性发作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过程,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其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不一,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即危及生命,故应及时对病情做出正确评估,以便即刻给予有效的紧急治疗。根据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严重度分型,≥6岁见表3,<6岁见表4。

【难治性哮喘】

难治性哮喘是指采用包括吸人中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13,激动剂两种或更多种的控制药物规范治疗至少3~6个月仍不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

难治性哮喘患儿的诊断和评估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1)判断是否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及其严重程度;

(2)判断药物治疗是否充分,用药的依从性和吸入技术的掌握情况;

(3)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或使哮喘加重的危险因素,如胃食管反流、肥胖伴(或)不伴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变应性鼻炎或鼻窦病变、心理焦虑等;

(4)与其他具有咳嗽、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的疾病鉴别诊断;

(5)反复评估患儿的控制水平和对治疗的反应。相对于成人,儿童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比例更低。因此对于儿童难治性哮喘的诊断要慎重,要根据上述情况仔细评估。

以上即是哮喘指南解读的第二部分,下次我们将继续解读第三部分——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