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改变导致发病人数上升
2010年开展的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这一数据较2000年增加了50%左右。同时,北京市市区内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68%,北京远郊区略低,为1、25%,这提示了哮喘城区患病率高于农村的特点。
为什么哮喘儿童增加了这么多?刘传合教授分析,除了遗传因素,哮喘发生的主要因素还包括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城市人口变得越来越密集,空调、暖气等设施使室内空气的流通性越来越差,致使室内过敏原,如尘螨、霉菌等日益增多。
刘传合教授指出,很多家长对于“讲究卫生”存在一定的误解。“我们不是说房间‘脏乱差’就好,而是要求一般的清洁、通风就足够了,不要求非要用大量的肥皂、消毒液等化学制剂来清洗。因为人类在与细菌的长期共存中,已经找到了一种平衡,如果通过化学品的使用打破了这个平衡,势必会影响到人的免疫系统,导致过敏性疾病增多。”
除了花粉、尘螨和霉菌外,宠物毛发也是诱发哮喘的重要过敏原。调查发现,在引起北京儿童哮喘的过敏原中,以花粉、尘螨、霉菌和宠物毛发为主。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哮喘的发病人数增加与城市居民养宠物增多有关。
症状典型易诊断,过敏例外
哮喘是一种比较容易诊断的疾病,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儿家长所描述的症状做出判断,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闷、憋气。当然,咳嗽可以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如孩子得了感冒、气管炎或肺炎时都可以有咳嗽症状,但哮喘引发的咳嗽会反复出现,一天中常见早上、晚上以及活动后咳嗽,不伴发烧。喘息也是夜间、清晨及活动后加重,或者一接触过敏原就出现。也有些患儿没有咳嗽、喘息的症状,只表现为憋气;有的孩子总爱长吸气,也可能是哮喘的表现。
单纯凭症状、体征,医生就可以做出哮喘的临床诊断;而哮喘的辅助检查主要是肺功能测定,该检查属于无创检查,结果有问题则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刘传合教授强调,很多地方的小医院不具备肺功能检查条件,通过症状、体征判断孩子是哮喘后,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如果治疗有效,反过来也说明孩子得的就是哮喘。
但也有一类特殊的哮喘,叫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叫过敏性咳嗽。这类患儿并没有喘息、憋气的症状,接触过敏原后临床表现只有反复的咳嗽,听诊也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对于这种情况,医生就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做出综合判断,比如患儿是否同时有过敏性鼻炎,是否有哮喘家族史,是否对某种东西过敏,以及肺功能检查是否异常等。
药物治疗不能依赖止喘药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后需要长期用药,尤其是反复发作,或发作较重的患者。目前还没有哪种药物在短时间内可以根治哮喘,但经过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哮喘患儿可以同其他儿童一样生活、玩耍,不影响上学和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儿童哮喘有很大一部分(>50%)在青春期后可以明显好转或临床痊愈,不需继续用药,所以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
哮喘的治疗药物分两大类,一类是长期预防控制用药,另一类是急性发作时对症止喘用药。急性发作时给予的主要是支气管舒张剂,这类药可改善支气管痉挛、狭窄,可以快速起效,缓解患儿憋气症状,分为β2受体激动剂、M受体阻断剂(抗胆碱能药)等。现在使用最多的止喘药是β2受体激动剂,其代表药物是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使用后可在5~10分钟起效。“但发作较重时,则必须就医,请医生综合判断病情,给予恰当的药物治疗。”刘传合教授说。
刘传合教授强调,哮喘患儿如果长期仅靠对症止喘药缓解症状,而不使用预防治疗用药,则可能发生止喘药耐药。一旦耐药,哮喘严重时给予快速止喘药物,效果并不好,或可威胁生命。因此,他建议患者平时一定要坚持使用长期控制药物,只在哮喘发作时才使用止喘药。如果平时总是需要使用止喘药物,应该尽早就医,看是否需要增加平时控制用药。“像沙丁胺醇气雾剂,我们要求一个月内使用不要超过2支,如果超过又不使用吸入激素,则容易发生危险。”
哮喘治疗更重要的是减轻呼吸道慢性炎症状态,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因此长期抗炎治疗也很重要。抗炎治疗主要应用三大类药物:第一类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儿童哮喘几乎都能有效控制,是国内外专家一致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第二类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其抗炎作用较吸入性激素弱些,代表药物有孟鲁司特钠。根据病情,前两类药既可以单独用,也可以联合使用。第三类是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这类药适用于年龄较大儿童,且不宜单独使用,需要与吸入性激素联合应用。
不治疗或发生肺功能不可逆损害
尽管多数哮喘患儿在成年后可以自行痊愈,但仍然有约1/3的孩子成年后仍然有发作。刘传合教授指出,通常过敏较重的孩子,后期情况会差一些,但具体到每一个患儿,很难预测以后是否一定会痊愈。因此,家长不要完全听信非医务人员的谈论或观点,对孩子的哮喘不管不顾,以致耽误治疗,甚至影响到孩子肺功能的最佳恢复时间,从而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至于激素会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刘传合教授表示:“由于吸入性激素用量非常低,不同于口服的激素,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一般口服的糖皮质激素都是以毫克作为单位,而吸入性激素则是以微克为单位,后者用药量通常是前者的1/100左右。如果需要长期使用,医生还会将剂量调整至最低的维持剂量。维持半年至1年后,如果孩子病情控制得好,则可以停用激素。只有极少数患儿由于免疫力低下或使用不当,吸入激素会导致局部症状,如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但不会发生全身的副作用。
刘传合教授强调,吸入性激素的主要问题在于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装置吸入体内,不仅是患儿,许多家长对其操作方法也不能正确掌握,容易导致吸入剂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或者因为都是吸入的药物,有的家长搞不清哪一种是长期预防治疗用药,哪一种是急性发作时的止喘药,将两种药用反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因此,需引起注意。
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这可包括: 接受有效维持剂量的长效β受体激动剂和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目前使用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但仍有症状的患者。 接受支气管扩张剂规则治疗但仍然需要吸入性皮质激素的患者。 注:本品对50μg/100μg规格不适用于患有重度哮喘的成人和儿童患者。
健客价: ¥218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皮质激素),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这可包括:1.接受有效维持剂量的长效β2-激动剂和吸入型皮激素治疗的患者等。
健客价: ¥343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皮质激素),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这可包括:1.接受有效维持剂量的长效β2-激动剂和吸入型皮激素治疗的患者。2.目前使用吸入型皮质激素治疗但仍有症状的患者。3.接受支气管扩张剂常规治疗但仍然需要吸入型皮质激素的患者。
健客价: ¥1491.本品适用于2岁至14岁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斯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2.本品适用于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2岁至14岁儿童以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健客价: ¥34本品适用于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引起的支气管收缩。本品适用于减轻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
健客价: ¥41本品适用于2岁至14岁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斯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健客价: ¥46用于1岁以上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斯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顺尔宁适用于2岁至5岁儿童以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
健客价: ¥60.48用于2岁至14岁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斯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本品适用于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2岁至14岁儿童以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健客价: ¥35.1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荷氏B族维生素片:补充多种B族维生素。
健客价: ¥361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孟鲁司特钠片:本品适用于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本品适用于减轻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健客价: ¥462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噻托溴铵粉雾剂: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维持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伴随性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及急性发作的预防。
健客价: ¥458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健客价: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