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关注 > 资讯 > 儿童哮喘被忽视,这些常识你须知?

儿童哮喘被忽视,这些常识你须知?

2017-02-21 来源:呼吸管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哮喘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发展早已逐年增加。儿科呼吸道疾病专家陈育智教授曾主持三次全国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从1990年到2010年,0~14岁儿童的患病率增加了3倍。

  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稍微的感冒发烧都能让娘亲愁肠百结,更何况是与哮喘结仇!如果你是宝妈,你有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孩子也会患上哮喘,他是哮喘高风险人群吗?

  对照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表现,那么他患哮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1)早晨一起床就咳嗽流鼻涕打喷嚏。2)有揉眼睛、擦鼻子的习惯性动作。3)小时候长过湿疹。4)父母或亲属患有过敏性哮喘或鼻炎。5)春季容易红眼睛、流鼻涕。6)身上经常瘙痒难忍。7)患过荨麻疹。

  哮喘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发展早已逐年增加。儿科呼吸道疾病专家陈育智教授曾主持三次全国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从1990年到2010年,0~14岁儿童的患病率增加了3倍。如果您是一位哮喘宝宝的妈妈,可能会被焦虑笼罩,而这些焦虑来自于您对这个疾病的不了解,您知道吗?美国著名的田径女飞人乔伊娜,飞鱼菲尔普斯,跳水名将洛加尼斯儿童期都有哮喘病。而年仅19岁的韩国首个游泳奥运冠军朴泰桓5岁时也曾患哮喘。患儿家长平时可以多学习些哮喘方面的知识,多渠道与病友家长交流,多观察孩子的表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多患儿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控制,可以正常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化学习。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小儿时期好发哮喘,是因为小儿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不完善以及呼吸道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但是,多数小儿哮喘到青春期前后,会逐渐好转或停发。根据统计数据表示,没有得到系统治疗的孩子自然缓解的可能性是45%,经过系统治疗的孩子缓解率是95%。因此,防治哮喘须在儿童期开始,早期诊治,正规治疗,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地摆脱哮喘地折磨。

  家长如何配合医生正确诊断儿童哮喘呢?

  首先,初诊前做好准备工作。第一次带喘息的儿童进医院,孩子难免紧张,甚至哭闹不配合,给医生和家长出难题,您不如在就诊前就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例如:“我们今天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在你出生之前就去过”,“我们会碰到其他小朋友”,“穿白衣服的叔叔或阿姨就像‘大白’一样帮助我们”等等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医生通常会向您询问孩子的喘息发作特点、过敏史、家族中过敏病人情况,上述信息您可以提前归纳总结,便于就诊时有效沟通。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孩子,其呼吸时的哮鸣音用听诊器很容易辨识;而症状相对轻的时候往往需要患儿深呼吸配合听诊。大于5岁的孩子有时还需要做肺功能检查,所以家长在就诊前可以教会孩子深呼吸和快速吹气。

  医生在诊断哮喘时一般会遵循最新的疾病诊疗指南。大于5岁儿童哮喘诊断要点大致包括:1)反复发作与哮喘相关的症状如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可能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特殊气味、“感冒”以及运动有关,常在夜间或清晨更加明显;2)发作时医生用听诊器可以听到喘息特有的声音如哮鸣音;3)上述表现经抗哮喘治疗有效;4)避免误诊还需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症状;5)如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我们可以用药物以及让孩子运动的方法激发症状出现;或者让患儿吸入平喘药物并评估用药前后症状是否改善来协助诊断。5岁以下儿童因为在该年龄段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次感染容易伴随喘息症状;年龄越小越明显;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容易进行肺功能检测从而缺乏客观指标以致带来诊断上的困难;所以诊断更要“从严”。但患儿如有频繁发作的喘息,如超过每月1次的频率;咳嗽或喘息在活动后更明显;孩子没“感冒”也经常出现夜间咳嗽;3岁后仍有喘息发作;本人有过敏史或明显过敏家族史时可能高度提示哮喘。有时,诊断性治疗可提供帮助。一般治疗需1~3个月,应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以及低剂量的吸入激素(ICS)。若患儿的症状以及发作频率在治疗后明显改善,临床上可考虑儿童哮喘。

  同时,鉴别诊断也很重要,您可能会问,“明明怀疑哮喘,为什么还做其他检查”?其实,如果对诊断哮喘有疑问,医生会要求患儿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摄片、心脏彩超、结核筛查或多科会诊等进一步排除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血管环、肺结核、支气管异物吸入、免疫缺陷疾病、胃食管反流、鼻后滴漏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名称对您来说可能非常陌生,但是只有医生考虑全面才能更好地避免误诊漏诊。总之,越早出现症状如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者越需怀疑先天性疾病可能;发作症状越严重、持续时间长且用药不能缓解者越应该想到可能是其他疾病。

  儿童哮喘的药物治疗:

  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可以控制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预防发作;需要长期使用,即便在没有哮喘发作的缓解期也不能随意停药。控制类药物包括:吸入型激素(IC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以及茶碱等。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虽然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炎症的存在是长期的。之所以哮喘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因为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变态反应炎症细胞,减少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减轻炎症,是哮喘治疗的基础。而我们常选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不但可以直接到达炎症部位,在微量的情况下即可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同事避免了全身应用激素的副作用,所以,是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缓解药物则用于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胸闷和咳嗽等症状,是“应急药”,如短效支气管扩张剂(SABA)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需要频繁使用缓解药物,说明平时控制药物使用不当,需考虑升级治疗。

  儿童哮喘的防治原则:

  哮喘反复发作或不规范的治疗,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学习影响更大。哮喘儿童总的治疗原则是“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不仅包括发作时的药物治疗,也包括临床缓解期的处理。其中,临床缓解期恰当处理是维持患儿病情长期稳定、减少发病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儿童哮喘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管理是非药物治疗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随访,保持控制:1)即使您的孩子感觉良好,也请您每1-3个月与医生讨论您孩子的哮喘状况。2)坚持记哮喘日志。3)检查孩子使用吸入器的方法。4)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以判断哮喘是否得到良好控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