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口服胰岛素胶囊研制成功了

曾经试制过的各种胰岛素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滴眼剂、滴鼻剂、栓剂等等,研究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代替注射,但几乎没有实际临床价值的突破。

按摩人体正确穴位也是能很好地降糖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现代社会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主要表现是口渴,这跟肺热有关。中消,主要表现是多食,跟胃热有关。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跟肾虚有关。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人体自备的治疗糖尿病的穴药,坚持按摩,配合口服降糖药物,一定能帮糖尿病患者平稳地控制血糖。

最新发布
2017-12-22

糖尿病药物有哪几种 口服降糖药应该什么时候吃

服降糖药的种类比较多,目前多数根据药物的成分分类,如磺脲类胰岛素促进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进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这5种。

2017-12-22

磺脲类药物的原发性失效与继发性失效:识别,原因及处理

磺脲类药物(sulphonylurea,SU)是口服降糖药中种类最丰富的一员,随着新一代药物的研发,其不良反应、降糖效果、药代动力学均在不断改进。

标签: 药物 血糖 格列美脲 
2017-12-22

关于二甲双胍药物使用的五点建议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降糖药物,关于其具体的应用本文给出以下5点建议,遵循这些建议可以让这种降糖药的药效更好地发挥。

标签: 二甲双胍 降糖 药物 
2017-12-21

合理使用二甲双胍 正确应对胃肠道反应

二甲双胍作为中国糖尿病指南推荐的一线降糖药,在临床应用的60年里体现了良好的安全性。胃肠道反应是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多数患者可以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一般不必停药。

2017-12-21

如何与糖尿病患者谈二甲双胍?

国内外各大临床指南均建议: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无论患者是否超重,都可使用二甲双胍对于1型糖尿病,联用二甲双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胰岛素所引起的体重过度增加。

2017-12-20

新型降糖药恩格列净:打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僵局

2017年9月27日,勃林格殷格翰-礼来糖尿病联盟宣布,新一代的口服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欧唐静?(通用名:恩格列净)已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在中国大陆上市,这意味着中国患者即将能应用到首个经大型心血管结局研究(EMPA-REGOUTCOME?)证实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2型糖尿病药物。

2017-12-20

专家争论:降糖药一线地位之争

比利时大学的AndréJScheen表示,基于最近的心血管结局试验,这类新型降糖药可以作为伴有心血管疾病(CVD)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治疗选择。而另一方,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GuntramSchernthaner表示,二甲双胍仍然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选择,并列举了一系列原因,包括药物成本、副作用、停药率及长期用药经验。

2017-12-20

【CDS2017】时立新教授:糖尿病药物治疗需关注的问题

11月24日上午CDS2017大会上,来自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时立新教授对目前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进行了梳理,谈了药物使用中需要关注的相关问题,详细内容如下。

2017-12-20

谁与二甲双胍是最佳“CP”?大家吵翻了……

二甲双胍在口服降糖药中的“老大”位置毋庸置疑,虽说高处不胜寒,咱们这个“老大”可并不孤单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与老大“CP”的这些组合,你最看好谁呢?

标签: 二甲双胍 药物 血糖 
2017-12-20

基础地位不可撼动,磺脲类药物不可或缺!

磺脲类药物仍是目前糖尿病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并且在国内外2型糖尿病指南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治疗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