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采血前3天内一日三餐每顿饭的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00克,坚决打击化验前一天不吃晚餐的掩耳盗铃行为。
现在常见的糖尿病是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神经衰弱的表现。这就是很多糖尿病因为担心造成的表现
慢性炎性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在T2DM患者中,自身免疫的发生率为5%~30%,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的“始作俑者”是胰岛反应性T细胞而非胰岛自身抗体,并且在T2DM患者中发现了胰岛反应性T细胞阳性、自身抗体阴性的一类患者。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视网膜剥离(失明),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将是无并发症人群费用的25倍。因此,尽早确定糖尿病危险人群,早期诊断糖尿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和医疗开支。
2型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绝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传统口服降糖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甚至衰竭;常以酮症(酸中毒)为首诊表现;需要胰岛素维持治疗;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阴性;诊断时要排除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β细胞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包括糖毒性、脂毒性、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炎症、miRNA及细胞去分化等。一方面,长期高糖水平通过PDX-1抑制β细胞的胰岛素合成,并能通过调控凋亡因子影响β细胞的生长。
习惯性短睡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间≤5.5h的人)的糖尿病发病风险也增加(OR=1.35;95%CI,1.04-1.76),但在校正BMI和体重变化后,这种相关性不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1.25;95%CI,0.96-1.63)。
在年龄<50岁的黑人女性中,与从不上夜班者相比,从事夜班工作≥10年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39%;而在年龄≥50岁者中,上述风险仅增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