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与痴呆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澳大利亚西部数据联动系统(WADLS)选择了5,159例非糖尿病者作为对照组,旨在对T2DM患者和非T2DM人群的痴呆发生年龄、死亡年龄、生存时间及痴呆发生率进行比较。随访时间13.8±5.8年。
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采血前3天内一日三餐每顿饭的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00克,坚决打击化验前一天不吃晚餐的掩耳盗铃行为。
现在常见的糖尿病是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神经衰弱的表现。这就是很多糖尿病因为担心造成的表现
通过澳大利亚西部数据联动系统(WADLS)选择了5,159例非糖尿病者作为对照组,旨在对T2DM患者和非T2DM人群的痴呆发生年龄、死亡年龄、生存时间及痴呆发生率进行比较。随访时间13.8±5.8年。
研究通过检索PubMed以及EMBASE数据库,纳入28篇体力活动与T2DM发病相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共涉及1,261,991例参与者,其中84,134例为T2DM患者。体力活动通过代谢当量(MET)(h/周)和边际代谢当量(MMET)(h/周)进行评估。
2016年10月27日,Diabetes杂志发表了一项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进行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探讨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否独立于肥胖状态。
NHBs患者0-6个月的HMWA平均增幅显著低于Hs、NHWs患者(NHBs17.3%vs.Hs29.9%,P=0.0281;NHBs17.3%vs.NHWs33.7%,P=0.0190)。
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学历、吸烟、地理位置、心理健康、BMI、口服降糖药使用、饮酒、与保健医生联系的密切度、收入、体力活动、语言等均为早期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纳入2011年8月-2012年3月期间中国广东省21个城市、60家医院的3,86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年龄≥18岁,体重指数(BMI)≥24kg/m2,平均糖尿病病程6.79±6.44年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是比较多的,首先两者在发病年龄上会有一些不同,1型糖尿病多半会出现在25岁以下的青少年身上,2型糖尿病就会出现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