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疏松症的风险增加,但是其临床意义一直尚有争议。为此,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GudrunLeidig-Bruckner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并分析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的决定因素。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04月的BMCendocrinedisorders杂志上。
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以往对2型糖尿病的随访研究发现,在从正常状态向糖尿病转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体重的变化,随着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逐渐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腺通向小肠的管道与来自胆囊的胆管是共用的,而且比较狭窄。所以如果胆囊发生炎症或者结石的时候,会造成通道受阻。一旦通道受阻,胰腺所分泌的含有消化酶的胰液排出不畅,这时胰液就会返流回胰腺。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疏松症的风险增加,但是其临床意义一直尚有争议。为此,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GudrunLeidig-Bruckner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并分析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的决定因素。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04月的BMCendocrinedisorders杂志上。
糖尿病及血糖控制不佳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心血管事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因。随着合并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断增加,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应积极寻求可控因素以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春天糖尿病人要预防4种并发症!虽然春天的血糖没有冬天那么容易波动,但此时的气温比较反复,常常出现倒春寒的时候,容易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糖友要小心。那么,春天糖尿病人要预防哪4种并发症呢?一起来了解吧。
糖尿病眼部病变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如何防护糖尿病眼病要注意以下八大注意
良好的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最有利的措施,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定期监测血糖、坚持长期适量的降糖药治疗,严格饮食控制和良好的运动疗法。我们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能及时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
第一期: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B超发现肾脏体积增大25%。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用同位素等方法检测),大于120毫升分钟,甚至可达到150毫升分钟。其程度与血糖平行。肾活检未见异常,血压不高,见于糖尿病的发病初期。这些反应在经严格控制血糖和接受胰岛素治疗几周到几个月以后可以恢复正常。
在糖尿病时血糖升高,从而进入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增多,大量葡萄糖由于己糖激酶被饱和而不能迅速代谢,被活化的醛糖还原酶转化为山梨醇在晶状体内蓄积。一旦山梨醇形成难以代谢和消除,逐渐积聚的山梨醇导致晶状体的高渗状态,从而吸收更多的水分进入晶体囊内,造成晶体纤维的水化和肿胀,使得晶体透明度下降。
乳酸是糖酵解的中间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乳酸约50%~60%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储存,约30%~35%被肾利用。当血乳酸增高大于2mmol/L,血pH小于7.35时,又无其他酸中毒原因,可诊断为乳酸性酸中毒。本症临床虽不常见,但后果严重,死亡率高(50%以上),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
患者不能因为糖尿病而影响日常的生活节奏,需要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对自己的生活接受一定的调整,如果因为糖尿病而太过放纵自己,胰岛素的分泌量会进一步下降,血糖就更容易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