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个隐藏在后面的“垂体危象”
垂体危象是在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基础上因各种诱因引起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功能的进一步衰竭而出现的内科急重症,其临床表现复杂。现结合相关病例对垂体危象的诊治进行梳理。
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糖尿病人其实不用对那些不含糖的巧克力太过禁忌。更令人吃惊的是,因为巧克力富含一种名叫黄烷醇的物质,无糖黑巧克力在抗击糖尿病方面还存在一定益处。
「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一般用于怀疑患有糖尿病,而单凭血糖化验结果又不能确诊的患者。对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需对其血糖分泌峰值、胰岛素分泌功能、C肽等做全面了解时,也需要做「糖耐量试验」。
垂体危象是在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基础上因各种诱因引起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功能的进一步衰竭而出现的内科急重症,其临床表现复杂。现结合相关病例对垂体危象的诊治进行梳理。
4月发行的EndocrineReviews刊登了美国内分泌学会制定的最新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科学声明。声明对15种有高血压表现且可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治愈的激素失调疾病及筛查给出了建议。
4月12日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两项研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人数在减少,不过死亡率仍然很高;“坏消息”是诊断为两种类型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在增加。
近期,《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中刊登了两位专家的评论文章,作者认为是时候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现有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了。作者之一是2013年英国DKA指南的主要作者,另外一位是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关于DKA立场声明的共同作者。我们来看看两位专家针对指南更新有哪些看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主要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根据2010年我国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调查,以促甲状腺激素(TSH)>4.2mIU/L为诊断切点,甲减的患病率为17.8%,其中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6.7%,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1%。
根据刚刚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最初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Teprotumumab对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Graves眼病)的治疗显示出良好效果。
针对肥胖造成的公共卫生影响,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学会(ACE)的一份联合声明,建议将肥胖改为“肥胖为基础的慢性疾病”或ABCD。来自ACE的主席JeffreyI.Mechanick针对新术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与甲减的程度和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有时易与多发性肌炎混淆,现结合相关病例对此进行分析鉴别。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育龄期妇女较为常见。妊娠期甲亢属高危妊娠,甲亢未经控制或控制不理想时将会给妊娠妇女及胎儿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