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自我控制血糖血糖监测不可少 治疗关系

自我控制血糖血糖监测不可少 治疗关系

2019-09-30 来源:糖友管理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首先关注可靠性。不管国产还是进口血糖仪,都要选择经药监局批准上市的,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其次关注试纸。目前市面上的血糖试纸价格不一,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并确定试纸与血糖仪的配套情况、购买难易程度等。

血糖监测与糖尿病治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血糖监测非常重要,它能观察到治疗过程中的血糖变化,为降糖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从而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没有血糖监测,用药就不能用到位,尤其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的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的变化、饮食的变化等不断调整,而调整的依据就是血糖监测结果。

口服降糖药的调整也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否则就无法做到药物的精细调整,血糖也就难以达标。所谓血糖达标分为空腹血糖达标、餐后血糖达标、全天血糖达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空腹血糖达标相对简单一些,但很多患者空腹血糖达标餐后血糖仍然很高,这就要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使餐后血糖达标;

有些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都达标了,但是夜间会出现过低或过高的血糖,这就要求全天血糖达标;全天血糖达标只是“一天”的概念,;还要“一段”的概念,即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即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也并不意味着患者每时每刻的血糖都是达标的,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过高和过低的血糖平均下来,糖化血红蛋白有可能是正常的,但此时患者的血糖并不好。总之,没有血糖监测就不会治疗到位。

如何做到个性化血糖监测

要想做到经济合理的血糖监测,就要学会个体化处理,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监测方案,具体如下:

1.单纯服用口服药降糖者:血糖调整平稳后,每周监测1-2次血糖即可,甚至可以每月监测1-2次血糖,2-3个月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即可。

2.口服药联合一针基础胰岛素者:血糖调整平稳后,每月监测2-3次空腹血糖加餐后2小时血糖即可。为了全面观察血糖,建议患者这样监测:每周固定一天监测,第1周监测空腹加早餐后2小时血糖;第2周监测空腹加午餐后2小时血糖;第3周监测空腹加晚餐后2小时血糖。

3.单纯使用胰岛素且每日注射2次(含2次)以上者:此时血糖的高低与胰岛素的剂量直接相关,所以要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分为两种情况:

1)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每周做一天的血糖监测。建议第1周监测空腹加三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的血糖;第2周监测三餐前加睡前血糖,这样比较全面的反应了每个点的血糖,以便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2)对于病情不稳定、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要适当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建议每周做两天血糖监测,每天监测7-8次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以及半夜一点或三点的血糖。根据比较全面的血糖监测使胰岛素剂量调整更为精细,防止患者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血糖。

4.患者自身胰岛功能越差,血糖监测频率越高。

5.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心肌梗死、手术等特殊情况时血糖监测频率也要增加。

血糖仪的合理选择

首先关注可靠性。不管国产还是进口血糖仪,都要选择经药监局批准上市的,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关注试纸。目前市面上的血糖试纸价格不一,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并确定试纸与血糖仪的配套情况、购买难易程度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关注血糖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定期检查试纸的有效期;

2.掌握正确的试纸保存方法,一般为常温、阴凉干燥处保存,开试纸包装瓶后有效期只有3个月,瓶盖随取随关;

3.条件允许尽量佩戴动态血糖仪,动态血糖仪可以时刻监测血糖,监测无死角。对于协助调糖控糖有比较好的帮助。

4.有些血糖仪使用前需要校正码校对;

5.掌握足够的采血量(血量偏少时,测出血糖值会偏低);

6.正确的选择采血部位,一般选择指腹两侧;

7.不同的血糖仪工作原理不同,根据说明书选择是否弃掉第一滴血;

8.定期校正血糖仪,可使用校对液,也可去医院抽取静脉血进行比对;

9.使用有困难时应及时到医院咨询医务人员,以免延误病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