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血糖监测做得好告诉您最有效的方法 监测

血糖监测做得好告诉您最有效的方法 监测

2019-09-17 来源:糖帮帮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不管是注射胰岛素,还是服用药物,都离不开血糖监测,只有血糖监测作为保障,才能让我们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理想平稳的状态。但是监测过于频繁或者调整方法过于繁琐,都会让患者难以坚持,在监测和治疗调整的相互关系中选择一个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

血糖什么时候测最好?

空腹血糖。一般选择早晨6—8点检查。它主要反映的是患者自身的胰岛细胞在没有糖负荷的情况下分泌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以及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晚上血糖的控制情况。空腹血糖的控制,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很重要。但对于早期或轻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即使低于7.0毫摩尔/升,也要注意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餐前血糖。在中餐或晚餐前测量。可作为治疗中评估病情和药物剂量调整的依据。

餐后2小时血糖。从进食第一口主食开始计算,2小时后检测血糖。主要反映进餐后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以及饮食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效果。

睡前血糖。测睡前血糖,可以指导夜间用药剂量,避免夜间低血糖。

凌晨3点的血糖。可以鉴别空腹血糖高源于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现象。如果这时血糖低于3.6毫摩尔/升,夜间可能出现低血糖。

血糖监测需个体化处理

不管是注射胰岛素,还是服用药物,都离不开血糖监测,只有血糖监测作为保障,才能让我们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理想平稳的状态。但是监测过于频繁或者调整方法过于繁琐,都会让患者难以坚持,在监测和治疗调整的相互关系中选择一个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

血糖监测要做到经济、合理、科学,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个体化处理。

首先,不同的患者需要区别对待:

1.对于仅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血糖监测不需过于频繁,一周查1~2次血糖即可;如果患者血糖一直控制的比较平稳,运动也规律,那么一个月做1~2次血糖监测、2~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也是可以的。

2.对于每日注射一次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的患者,一周做2~3次空腹血糖监测,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基础胰岛素的用量,待空腹血糖控制达标后再监测餐后血糖进行进一步调整。

3.对于每日注射两次以上胰岛素,并且不联合口服药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就要增加,血糖控制比较好的患者,每周做一天的交叉式血糖监测。

所谓交叉式即是在第一周测空腹、3餐后两小时、睡前血糖,第二周测3餐前和睡前血糖,通过交叉监测便可清楚餐前餐后的血糖如何,进而有针对性地调节胰岛素剂量;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一周可以监测2天,每天监测7~8次的血糖,7次是3餐前、3餐后两小时和睡前,8次是在7次的基础上,再加凌晨3点血糖,这样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血糖情况,更加精细地调整药物,使患者既不发生高血糖、也不发生低血糖。这是根据治疗的情况来决定血糖的监测的频率。

另外,对于妊娠糖尿病及有手术需求的“糖友”,也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对于妊娠女性来说,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波动频繁,无论高血糖还是低血糖,都对胎儿影响非常大;对于手术也是同样,糖尿病患者几乎所有手术都可以做,但是前提是必须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所以血糖监测一定要因人而异,个体化处理。

测血糖要注意什么细节?

检测前做好准备。抽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也不要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测血糖前,手臂下垂10秒,或者甩手、搓手半分钟,以便指尖末梢血管充盈。怕疼的人可从手指侧面采血,就不会那么疼。另外,需要先洗手,否则会增加感染机会,并可能因手上有含糖成分使血糖测得值偏高;如果测血糖前不方便洗手,可用酒精擦拭指尖,晾5~10秒后再取血。

注意检测时间。空腹血糖的最佳检测时间是早晨6~7点,此时患者往往一夜没有进食;但如果到9点多才空腹去抽血,又会失去空腹血糖本该有的准确性。餐后血糖的最佳检测时间是餐后2小时,因为餐后血糖高峰期往往发生在餐后的2小时。测零点及凌晨3点血糖,可以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因为夜间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用量过大都可以引起空腹高血糖。

不要忽视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反映最近3个月以来的平均血糖水平,手指血糖反映的是测血糖当时那个“时间点”的血糖。糖尿病患者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定期测糖化血红蛋白,并监测血脂、尿酸等其他代谢指标,才能全面评估患者糖尿病控制情况。

生活服药应照旧。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糖尿病治疗中的患者在检查前1天进餐和用药应和平常一样,不能擅自停服降糖药,以免检验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又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加重病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