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久病成良医的说法,但糖友毕竟不是专业的医生或营养师,有时会对糖尿病的饮食原则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果这种错误的认识养成习惯的话,对糖友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微糖医疗团队总结了一些糖友常见的饮食误区,并为糖友一一纠正:
吃少了血糖自然就会降下来
对待吃饭,您是否既怕又想?是否有时为了降糖,只吃一点点甚至不吃?
您可能认为少吃或不吃,血糖自然就会降下来。其实不然,身体有自我保护作用,长时间摄取不到足够供糖食物,身体就会启动其他升糖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因此,血糖是不会降低的。只有采取在固定的时间、进食固定的量,血糖才会保持在比较理想的范围。
只吃素不吃荤
有的患者视荤腥如猛虎,认为这是造成自己血糖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不恰当地控制饮食易造成营养缺乏,而一味地只吃素,对身体的伤害更大,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会越来越差。正确的平衡膳食要求,每天摄入1个鸡蛋、250g牛奶、50g左右的瘦肉或鱼,既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又能达到对血糖水平控制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有其他并发症尤其是肾病的患者,饮食方案需另作调整。
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
什么是无糖食品,糖尿病患者可以随便吃而不必担心会升高血糖吗?
其实,无糖食品只是不含单糖或二糖,但仍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若无节制地吃,血糖水平会照高不误。因此,即使糖尿病患者要吃,也必须先计算一天摄入的总热量,有计划地吃。
早餐不想吃,午餐吃个饱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若长时间不吃早餐而午餐进食过多,虽然一天摄入的总量没变,但对身体的伤害却变了。
因为早晨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间,不吃早饭只吃药会造成低血糖;不吃药又不能控制空腹高血糖;早餐不吃,午餐超量会导致餐后血糖水平过高,造成一天之中血糖水平的高低波动。由此可见,“不吃早餐,午餐吃个饱”的做法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水果一律不碰
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对糖尿病人有好处。水果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必要胰岛素参与,因此,糖友在血糖控制以后不必一概排斥水果。如果糖友的空腹血糖控制在6~7毫摩尔/升之间、餐后血糖控制在6~8毫摩尔/升之间,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吃一些水果,也可以在正餐时和主食互换,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水果作为替代。不外,最好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
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有些糖友听说粗粮对身体有利,就只吃粗粮、不吃细粮,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由于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减缓机体对葡萄糖的吸取,因此摄入等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转化成血糖的程度有差别。血糖居高不下的糖尿病患者,可暂时用粗粮取代细粮,但是一旦血糖得到了控制,就不能长期这样做了。这是由于,粗粮吃得太多,很有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时间长了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选择主食要做到粗细搭配。
重视药物治疗,忽视饮食运动疗法
认为有病服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他均无关紧要。殊不知饮食和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药物则属补救措施。没有饮食治疗就没有糖尿病的理想控制;而运动可以降低血糖,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只控制主食,副食可以多吃
肉、蛋、奶制品虽含糖不高,却富含蛋白质、脂肪,在体内可转化为葡萄糖,多吃亦会升高血糖;坚果类(瓜子、花生、核桃、杏仁等)含糖少,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消遣食品,不加限制地多食,也会因其油脂高、热量大影响血糖。
清热解毒,疏风止痛。用于风火牙痛,症见:牙痛阵作,遇风即发,受热加重,甚则齿痛连及头部面部;或伴有牙龈肿胀,患处红、肿、热、痛,得凉痛减;或伴有口渴喜凉饮,便干溲黄,舌红或舌尖红,苔薄黄或苔白少津,脉浮数或脉弦。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5清热解毒。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头痛、鼻塞、喷嚏、舌尖边红、苔薄黄等。
健客价: ¥19.5消肿止痛、解毒敛疮。用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轻型、口炎型)心脾积热证的疼痛缓解,症见口舌生疮,局部疼痛、红肿、灼热,面红口鼻灼干而热,口渴欲饮,便干,尿赤黄,舌尖偏红而干,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健客价: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