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治疗 > 胰岛素 > 胰岛素注射看起来是小事其实不然!

胰岛素注射看起来是小事其实不然!

2018-11-20 来源:糖友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胰岛素笔将胰岛素与注射器合二为一,携带方便,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注射,剂量能精确到1个单位,针头短而细,注射痛苦小,降低了患者对针头的恐惧感。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终生治疗的主要药物,胰岛素注射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接受程度及其治疗效果,但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注射规范、剂量准确、疗效保证、并发症少呢?

一.认识一下胰岛素笔

胰岛素笔将胰岛素与注射器合二为一,携带方便,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注射,剂量能精确到1个单位,针头短而细,注射痛苦小,降低了患者对针头的恐惧感。并且针头为双斜面设计,激光打磨,非常锐利,使穿透阻力最小,且针头表面有一层硅,硅能有效的减轻注射时的疼痛。胰岛素笔因具备以上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家庭注射。常用的有诺和笔、优伴笔、秀霖笔、拜林笔、东宝笔及一次性使用的特充笔等

二.注射前准备

1.每次注射前均应仔细检查胰岛素名称、性状等:如超短效、短效和长效胰岛素出现浑浊(正常应为无色澄清液体)、中效及预混胰岛素不再是振荡后能均匀分散的混悬液时就应弃之不用。

2.对于预混胰岛素使用前应将笔颠倒摆动数次,直至产生白色混悬液为止,以确保笔芯内胰岛素充分混匀。根据剂量显示窗所显示的单位数调整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针对BD30G-8mm和BD31G-5mm两种针头,研究发现:对于皮下组织较少的患者来说,如果使用BD30G-8mm的针头不捏起皮肤注射,胰岛素将会被注射至肌肉层,从而使胰岛素的作用加快,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还可使患者疼痛感增加。BD31G-5mm超细超短型胰岛素笔用针头,注射时不需捏起皮肤,注射疼痛感更轻,感觉更方便、更舒适,已经被广泛使用。

三.注射的时间

一般于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注意一定要在准备好食物之后再进行注射,避免因进食不及时而出现低血糖反应。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时间最好固定在每天同一时间,这将有利于血糖平稳,同时也能强化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四.排气

因笔芯可能含有气泡或使用期间也可能有少量空气存在,调拨剂量选择环在2U位置,用手指轻弹笔芯架数次,针头向上,推下注射推键,当有一滴药液出现在针头时,即表示排气成功。如针头无药液出现,则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排气成功。

五.注射部位选择与消毒

皮肤消毒剂用75%酒精,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到外螺旋式消毒2遍,直径大于5cm,待干。不要使用碘伏消毒,因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用碘伏消毒可影响胰岛素的活性。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皮肤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

1.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注射部位应在脐周3厘米以外。

2.手臂的皮下层较薄,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注射,因此不方便自我注射,可由他人协助,手臂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85%,吸收速度较快。

3.大腿较适合进行自我注射,皮下层很薄,要捏起皮肤注射,皮下组织的胰岛素吸收率为70%,吸收速度慢。注意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注射。

4.臀部皮下层最厚,注射时可不捏皮肤。由于臀部的胰岛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较少使用,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5.如果吃饭时间提前、使用短效、超短效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中长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如果吃饭时间推迟,可选臀部注射。不要在痣、瘢痕组织和皮肤隆起处注射,以免胰岛素不易通过变厚的组织而影响疗效。

6.长效胰岛素(如:长秀霖等)为六聚体,吸收慢,并且吸收速度不受注射位置的影响,因此,可以选择平时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不常使用的部位进行注射。

六.注射部位轮换

由于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过长,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在平时的注射中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

注射的轮换可按以下原则:

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并左右对称轮换,轮换完,换另一个左右对称的部位。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

注射要点一般的注射技术提倡的是“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这是无痛注射技术的绝招。对于身体过于消瘦的患者,注射时可以捏起注射部位2-3cm宽的皮肤,注射角度为45°。在腹壁等部位注射时,由于皮下脂肪较厚,同样也可以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但注射角度要大一些(一般正常体重者可达90°)对于超重者腹部注射时无需捏起皮肤,但在大腿部位注射时需捏起皮肤进行,以确保将药液注射到皮下。进针后,完全按下注射推键,针头应停留在皮下10s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这样可以确保剂量准确,又可阻止体液流入针头或笔芯内,注射后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越长,针头滴液率越低。

七.针头的更换

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每次使用前均应进行更换,且每次更换时均要排气。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大多数患者均存在反复使用针头的现象。重复使用针头的弊端如下:

1.胰岛素结晶易致针头阻塞。

2.改变胰岛素的浓度:针头不弃去时,因热胀冷缩,短效胰岛素可溢出,使30R、50R预混胰岛素配制比例不准确而影响疗效。

3.重复使用时针尖易出现肉眼看不见的毛刺,导致穿刺点的组织损伤,且加重注射的疼痛感。

4.重复使用针头可以引起皮下脂肪萎缩,导致硬结产生,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增加药液剂量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5.若不弃去使用过的针头,会污染笔内的药液。

6.增加断针、感染、家属发生针刺伤的危险。

八.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是一种精细的蛋白质分子,它在受热、冷冻或搅动大的情况下易遭到破坏。零度以下,胰岛素的活性会被破坏,30℃以上,胰岛素的活性会降低。任何未启封的瓶装或笔芯装胰岛素应保存在冰箱内(2~8℃),避免冷冻,外出携带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反复振荡。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不主张放入冰箱的,如果放入冰箱内保存,注射前取出胰岛素笔后,必须待胰岛素复温后才能注射,否则会增加注射时的疼痛感。在室温25摄氏度的胰岛素可以保存4~6周,而笔中的胰岛素会很快用完,因此患者不必担心胰岛素笔中的胰岛素变质。

九.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1.低血糖

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如果注射剂量不准确或是没有定时定量进餐,以及注射部位错误等,都可能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严重者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所以,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必须要搞清楚低血糖的概念、症状及处理方法,以免身处险境却浑然不知。

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即为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早或吃饭太迟、忘记吃饭或进食量不足、活动量大没有及时加餐或调整药物剂量等。

发生低血糖时会出现发抖、出虚汗、无力、饥饿、头晕、嗜睡、心跳加快、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神智不清醒或昏迷等。有条件的话,应立刻监测血糖,并迅速吃一些高糖饮食,如糖水、饼干等。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若症状消除但距离下一餐还有1h以上时,则可进食一片面包或馒头。

2.过敏反应

各种动物胰岛素制剂因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因此有抗原性和致敏性,并与胰岛素制剂的种属有关。牛胰岛素的抗原性最强,其次为猪胰岛素,人胰岛素最弱。目前使用的多是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等)、人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等)。人体多次接受胰岛素注射约1个月后,血液中可出现胰岛素抗体。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反应:先是注射部位瘙痒或红肿,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可在数天或数周内自行消失。

全身性过敏反应是由于患者对胰岛素过敏所致。虽然不常发生,但其具有潜在的严重性。这种全身过敏多可导致全身皮疹、呼吸急促、喘鸣、血压下降、脉搏急促和多汗等。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全身过敏会出现生命危险,应立即进行抢救,并更换胰岛素的种类。

3.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由于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所致,使用人胰岛素者较少见。因此,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吸收不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