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糖尿病100问解惑之51-急性并发症(2)

糖尿病100问解惑之51-急性并发症(2)

2018-04-24 来源:糖友同伴支持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代谢紊乱所致。本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2/3病人没有明确的糖尿病史,有糖尿病史者又多为Ⅱ型轻症糖尿病及少数Ⅰ型糖尿病。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般包括酮症酸中毒(DKA)、高渗性昏迷(HNC)、乳酸性酸中毒(LA)。

 
高渗性昏迷(HNC)
 
1.概述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代谢紊乱所致。本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2/3病人没有明确的糖尿病史,有糖尿病史者又多为Ⅱ型轻症糖尿病及少数Ⅰ型糖尿病。临床特点为无明显的酮症和酸中毒,血糖显著升高,严重脱水甚至休克,血桨渗透压升高以及进行性意识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诊治水平提高,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达15%~20%。处理和抢救的原则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近。
 
2.常见诱因
 
(1)有糖尿病而毫无察觉,没有采取正规的治疗,甚至因其他疾病而误用高糖输液,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2)应激:有感染、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等急性情况。
 
(3)老年人渴感减退,饮水中枢不敏感,而造成进水太少血液浓缩等等。
 
3.治疗
 
(1)补液:迅速补液,扩充血容量,纠正血浆高渗状态,是治疗本症的关键。使用0.9%NS,以便较快扩张微循环而补充血容量,使血压及微循环迅速纠正。,补液量须视失水程度,按其体重的10%~15%来计算,一般在最初2小时可补液1000~2000ml,前4~6小时输入补液总量的1/3,以后逐渐减慢补液量,不宜太快太多,以免脑水肿、肺水肿的发生。补液时最好用心电图监护。
 
(2)小剂量应用胰岛素:本症患者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较强,故在治疗过程中所需胰岛素总量也较小,多主张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这种方法疗效肯定,血糖下降速度稳定,副作用也比较小,使用原则既以5~6U/h胰岛素静脉滴注,与补液同时进行。当血糖降13.89mmol/L(250mg/dl)时应改用5%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按每2~4g葡萄糖给1U胰岛素的比例,在输液瓶内加入胰岛素输注,病情稳定后改为胰岛素皮下注射。
 
(3)补钾:本病人体内钾总量减少,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钾即迅速下降,故应及时补钾。如病人无肾功能衰竭、尿少及高血钾(>5.5mmol/L),治疗开始即应补钾。用量根据尿量、血钾值、心电图等灵活掌握,每天3~8g不等。病人清醒后,钾盐可部分或全部以口服补充。不主张常规补磷。人体对磷酸盐的需要量很小,1L生理盐水加入1~2ml磷酸钾,6h内输完为合适剂量。过量补磷可引起血钙降低和手足搐搦。
 
(4)纠正酸中毒:部分病人同时存在酸中毒,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合并有严重酸中毒者,每次给予5%碳酸氢钠不超过150ml,用注射用水稀释成等渗液1.4%静脉滴注,疗程1~3天,控制在600ml以内。
 
⑤治疗诱因及并发症。

4、并发症
 
本病若诊治不及时,病情加重,后果严重,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循环障碍、心衰、肾衰、呼衰,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激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脑水肿,脑血管意外、严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这些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多发生于昏迷的患者。
 
健康支招:

1、预防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自我保健的意识,有效治疗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IGT)、严格控制血糖。如果有口渴、多饮、多尿加重,或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正规治疗。
 
要注意饮水,防止脱水。注意限制进食含糖饮料。
 
防止各种感染、应激等情况。
 
老年糖尿病患者不用或慎用脱水和升高血糖的药物,如呋塞米(速尿)、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普萘洛尔(心得安)。在应用脱水治疗,包括肾脏透析治疗时应严密监测血糖、血渗透压和尿量。
 
2、预后
 
本病的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达40%~70%,以下因素影响预后:
 
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统计发现,死亡者多为60岁以上者。
 
发病前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死亡率高,包括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肝胆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昏迷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
 
由严重感染、心梗、脑血管意外等诱发的高渗性昏迷死亡率更高。
 
未及时就医者,发病超过4~6小时就医者死亡率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