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典型案例 > 甲巯咪唑致急性胰腺炎一例报告

甲巯咪唑致急性胰腺炎一例报告

2018-01-30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迄今为止,经查阅文献发现仅国外Taguchi等及国内苏东玮曾各报道过1例。现将本科近期收治的1例因使用甲巯咪唑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报告如下,并与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
对于Graves病患者来说,甲巯咪唑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是一种咪唑类抗甲状腺药,对于抗甲状腺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抗甲状腺治疗中可能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发红、皮疹),这些反应可自行消退,无需停药。而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缺乏症、急性涎腺肿胀、淋巴结炎、关节炎、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巯咪唑介导性红斑狼疮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等。临床上甲巯咪唑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报道极其罕见。迄今为止,经查阅文献发现仅国外Taguchi等及国内苏东玮曾各报道过1例。现将本科近期收治的1例因使用甲巯咪唑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报告如下,并与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8岁,学生。2007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怕热、多汗、脾气暴躁、心悸、大便次数增加,无明显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并扪及颈部一包块,质软。于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甲功)提示:FT3,FT4升高,超敏促甲状腺素(uTSH)降低,故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给予丙基硫氧嘧啶口服3年后患者甲功未恢复正常,甲状腺肿大未见明显好转,且逐渐出现突眼、畏光、流泪。
 
2009年内科医师将其治疗方案改为赛治(甲巯咪唑)10mg,每天2次,治疗4d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9℃)、结膜充血、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诊治,考虑为“甲状腺危象冶”,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后一直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未再有类似发作。
 
2011年2月21日,患者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查FT35.95pg/ml(升高),FT41.61ng/dl(正常),uTSH<0.02mIU/L(降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24.9IU/ml(正常),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31.2IU/ml(正常)。患者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自身免疫疾病病史,否认“胆石症冶”及高脂血症病史。入院时其身高3700px,体重47kg,体重指数(BMI)为21.46kg/㎡。门诊医师给予其赛治10mg口服后数小时患者出现高热(体温39℃)、左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入院查血淀粉酶48U/L,血脂肪酶484U/L(升高),尿淀粉酶278U/L(表1),腹部B超未见异常,给予禁饮、禁食及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出院。
 
2011年3月2日,患者自行在外服用赛治10mg后出现发热(体温37.7℃)、恶心、腹胀、左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并向腰背部放射。体格检查: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s征阴性。血淀粉酶193U/L(升高),血脂肪酶1449U/L(升高),尿淀粉酶489U/L(表1),腹部B超及增强CT未见胰腺水肿,但经院内讨论后考虑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饮禁食、胃肠减压、阿托品解痉、生长抑素静滴后患者腹痛缓解,复查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均恢复正常。同时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肿大,考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可能,ECT示:甲状腺肿大,血供明显增加。甲状腺摄碘率增高,24h为99.4%。给予8mCi131I治疗后,患者突眼较前缓解,甲状腺较前缩小。出院后因甲功未完全恢复正常故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未再有发热、腹痛等类似发作。
 
2011年5月17日患者门诊随访时,非内分泌科门诊医师又将丙基硫氧嘧啶改为他巴唑(甲巯咪唑)10mg,每天2次。服用2次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9.2℃)、左上腹疼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体格检查: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淀粉酶117U/L,血脂肪酶450U/L(升高),尿淀粉酶897U/L(升高,表1)。考虑为“急性胰腺炎”,停甲巯咪唑并给予禁饮禁食、抑酸、对症处理后患者发热、腹痛、腹泻缓解,复查血脂肪酶及尿淀粉酶均恢复正常。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