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中国研究:晚餐后3h血糖≤4.7可预测夜间低血糖

中国研究:晚餐后3h血糖≤4.7可预测夜间低血糖

2018-01-25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大部分低血糖研究都是在使用某种药物或重点关注某个年龄段等特定条件限制下完成的,因此对临床的意义有限。且导致低血糖的常见病因如内源性胰岛素不足、糖尿病进程等无法纠正。

 在欧洲糖尿病协会年会上发表了一项壁报研究——《2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早期预警标志物》,以下为相关摘要编译。

 
目前大部分低血糖研究都是在使用某种药物或重点关注某个年龄段等特定条件限制下完成的,因此对临床的意义有限。且导致低血糖的常见病因如内源性胰岛素不足、糖尿病进程等无法纠正。为规范临床上低血糖的预防理念,本研究采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来自常规临床机构的大样本进行监测,探索可预测夜间低血糖的量化指标。
 
研究首先纳入1147例(男性723例,女性4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9.21±11.31岁(14-91岁),平均血糖水平为7.41±2.98mmol/L。对经治疗后血糖恢复稳定的患者(那些睡前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的患者除外),使用CGMS监测65~82小时。研究还纳入479例晚餐后3小时血糖≤4.7mmol/L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睡前胰岛素减量和/或食用约50~100g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采用相关回归分析、相对危险度(RR)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r表示相关系数),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
 
结果显示,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7.23%(427例)、22.75%(261例)和18.31%(210例)。在965人次低血糖中,60.8%(697人次)为无症状性,而49.2%(470人次)出现夜间低血糖。
 
平均血糖水平与低血糖发生率呈负相关(r=-0.995,Ye=102.550-0.139X),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呈负相关(r=-0.953,Ye=104.135-3.445lgX),与无症状性低血糖呈负相关(r=-0.963,P<0.01,Ye=103.663-2.718lgX)。
 
在22:00至2:00间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是2:00至6:00间的1.72倍(RR=1.72,X2=31.667,P<0.01)。
 
晚餐后3小时血糖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呈负相关(r=-0.955,Ye=103.450-2.627lgX),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患者中,有50%的晚餐后3小时血糖临界值为4.7mmol/L。
 
在479例晚餐后3小时血糖≤4.7mmol/L患者中,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的平均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8.29±1.98vs.8.53±2.24,t=1.182,P>0.05)。干预组发病率明显较非干预组低(9.67vs.16.76,X2=8.79,P<0.01),RR=1.7,相对疗效=42.43%,X2=6.16,P<0.05。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1、常规临床机构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很高;2、22:00至2:00时段是夜间低血糖发生的高峰期;3、晚餐后3小时血糖≤4.7mmol/L可作为预测夜间低血糖的一个量化指标;4、非干预组低血糖发生率为干预组的1.7倍,晚餐后3小时血糖≤4.7mmol/L的患者经干预治疗后,可预防其中40%的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