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接受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患者当心新发糖尿病

接受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患者当心新发糖尿病

2018-01-13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虽然在一些研究尚未证实噻嗪类药物引起的糖尿病与心血管风险的实质改变相关。但有些研究已经注意到心脑血管疾病或致命事件风险的增加。

   虽然噻嗪类利尿剂在降压疗效上与其他药物相差不大,但该类药物一个公认的缺点是对脂质和糖代谢有不利影响。

 
  该类药物可导致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轻度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以及在空腹和葡萄糖负荷后血糖浓度的增加。
 
  背景概况
 
  该药在血糖方面的影响已经引起特别的关注,因为临床试验数据表明,与安慰剂或其他药物相比(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当延长该类药物的使用年限时,以噻嗪类药物为基础的药物治疗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相关。
 
  虽然在一些研究尚未证实噻嗪类药物引起的糖尿病与心血管风险的实质改变相关。但有些研究已经注意到心脑血管疾病或致命事件风险的增加。这也引起人们的假设:噻嗪类药物与糖尿病的发展相关(特别是易感患者),而糖尿病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临床结局。因此,一些指南将噻嗪类药物从首选降压药中降级;像一些特殊类别患者(伴有代谢综合的患者、糖尿病高危人群),一些指南并不推荐使用噻嗪类药物。
 
  研究人员开展了多项研究以确定噻嗪类药物对血糖代谢是否会造成不利影响及造成何种程度影响。噻嗪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是长期形成的,其他代谢变量也会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就是高剂量利尿剂在以前就被禁止的原因。此外,如果噻嗪类药物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滞剂联用,糖代谢可能会很好的保存。因为血管紧张素II分泌量减少的保护性影响至少可以抵消部分噻嗪类药物导致的不利代谢结果。
 
  另一个减少噻嗪类利尿剂不良影响的选择是给予钾补充剂。该策略源于观察性研究发现噻嗪类利尿剂的高血糖影响可因钾消耗而增强,相反血清钾浓度增加可降低相关影响。进一步分析,噻嗪类药物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可通过联用保钾利尿剂减弱。
 
  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内分泌代谢》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噻嗪类药物与保钾利尿剂联用显示治疗有效。
 
  研究人员将几百例高血糖患者随机分配到氢氯噻嗪治疗组(25mg/每日)、阿米洛利治疗组(10mg/每日)或两种药物剂量减半的联合治疗组(12·5mg+5mg/每日)。12周后各组药物剂量均加倍,整个研究为24周。研究人员分别在基线、12周和24周对参与者进行了2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相比于基线,氢氯噻嗪组患者的2h血糖浓度增加、阿米洛利组患者2h血糖浓度降低,即使两种药物联用2h血糖浓度也降低(氢氯噻嗪组和联合应用组的差异:?0.42mmol/L[95%CI?0.84to?0.004];0.048)。
 
  与噻嗪类利尿剂单药治疗相比,降低血压(如家庭血压测量)情况与阿米洛利组无明显差异,效果稍好于联合治疗组。所有研究组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数目都比较小,保钾利尿剂引起血清钾的平均增加可以忽略。
 
  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建议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阿米洛利治疗策略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第一选择。该建议是合理的,因为当前世界面临糖尿病的广泛流行。无代谢紊乱以利尿剂为基础的治疗具有深远的有益影响。但是,该建议在纳入指南之前尚需更加深入证据的支持。一项大于24周治疗过程的研究对于确定阿米洛利对代谢持续有利十分有必要。
 
  与噻嗪类利尿剂和阿米洛利联用患者相比,研究人员对2h血糖浓度准确预测新发糖尿病风险、直接量化接受噻嗪类利尿剂患者的糖尿病进展分析同样需要。最后也是更常见的是,需要长期研究来澄清先前差异并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明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和β阻滞剂)引起的糖尿病对大血管和微血管疾病有同等的有害作用。从而为氢氯噻嗪-阿米洛利联用试验方面的有益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心血管获益提供确凿证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