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心肌病(DbCM)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心肌疾病。该病在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引发心肌广泛灶性坏死,出现亚临床的心功能异常,最终进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猝死。
1糖尿病病性心肌病(DbCM)诊断标准
1.确诊糖尿病;
2.有心衰临床表现;
3.心脏扩大伴收缩功能受损,心脏无扩大者则有舒张功能障碍;
4.排除了冠心病、高血压和瓣膜病等其他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5.必要时进行心肌活检,发现微血管病变及PAS染色阳性者可确诊;
6.有其他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肾血管病变者则支持诊断。
2糖尿病病性心肌病(DbCM)的干预和治疗
1.基本措施
糖尿病病性心肌病(DbCM)的干预应包括治疗性生活方式调整在内的多种危险因素综合控制,适当运动和控制体重有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对于年轻、糖尿病病史短、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达标;对于老年、糖尿病病史长、伴多种并发症患者,应警惕低血糖事件。
2.口服降糖药
传统口服降糖药(OAD)
①磺脲类:去除缺血预适应,使心肌对损伤的敏感性增加;
②噻唑烷二酮类(TZD):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衰,不推荐用于症状性心衰患者;
③二甲双胍:心衰患者慎用,尤其是心衰伴血流动力学紊乱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
新型口服降糖药(NOAD)
①GLP-1类似物或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可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预后。
②其他治疗措施包括优化心肌能量代谢,如曲美他嗪。抗氧化剂理论上可改善糖尿病病性心肌病(DbCM)进展。
3预后
有研究提示,早期阶段糖尿病病性心肌病(DbCM)心功能改变是可逆的。但一旦糖尿病病性心肌病(DbCM)患者出现收缩功能不全,则预后明显变差,临床诊治的重点是在出现收缩功能不全及临床症状发作前,早期诊断糖尿病病性心肌病(DbCM)患者的舒张功能不全,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8.5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141.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和劳力型心绞痛。2.高血压。3.肥厚型心肌病。
健客价: ¥15.51.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和劳力型心绞痛。2.高血压。3.肥厚型心肌病。
健客价: ¥14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动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
健客价: ¥6.5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5.8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101.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2.高血压。 3.劳力型心绞痛。 4.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率5.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患者的症状。 6.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 7.配合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病人控制心动过速。 8.用于控制甲状
健客价: ¥18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61. 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2. 高血压(单独或与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合用)。 3. 劳力型心绞痛。 4. 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率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 患者的症状。 5. 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 6. 配合α受体阻滞
健客价: ¥35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健客价: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