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碳酸氢钠不是会和胃酸中和吗?为什么还能用来治疗痛风?

碳酸氢钠不是会和胃酸中和吗?为什么还能用来治疗痛风?

2017-11-07 来源:内分泌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临床上经常会给痛风患者开碳酸氢钠片口服,碳酸氢钠片常用来碱化尿液,辅助尿酸溶解、排泄、降低肾脏尿酸结石的风险。

   临床上经常会给痛风患者开碳酸氢钠片口服,碳酸氢钠片常用来碱化尿液,辅助尿酸溶解、排泄、降低肾脏尿酸结石的风险。

 
  碳酸氢钠是常用且经济实惠的尿液碱化药物,由于尿酸盐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度高,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使得尿液呈碱性,尿酸容易随着尿液被排泄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中尿酸的作用。
 
  口服碳酸氢钠片为什么可以碱化尿液呢?
 
  口服的碳酸氢钠不是进入胃了吗?常识告诉我们口服的碳酸氢钠应该会被胃酸(盐酸)中和成H2O、NaCl和CO2了吧,怎么就到尿液,并使得尿液碱化了?(我书读的少,别忽悠我)。
 
  当然,我们的常识是正确的,口服的碳酸氢钠确实是会被我们的胃酸所中和。但HCO3-被胃酸中的H+所中和的同时会使得体内的H+被消耗。我们知道体内PH是维持动态平衡的,当体内H+被消耗,势必会引起机体相应「调动」,这之中就涉及2个对于机体的酸碱平衡维持起着非常重作用的酶:碳酸酐酶及谷氨酰胺酶。
 
  (1)碳酸酐酶的主要作用:碳酸酐酶主要分布在近端小管,催化CO2+H2O生成H2CO3,H2CO3则部分解离为H+和HCO3-。这样,一般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HCO3-几乎全部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以CO2形式被重吸收,同时伴H+分泌(泌氢)。
 
  碳酸酐酶主要作用的关键词:促泌氢、促重吸收HCO3-。
 
  (2)谷氨酰胺酶的主要作用:谷氨酰胺酶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和集合管,使谷氨酰胺发生脱氨反应,生成谷氨酸根(会进一步被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生成a-酮戊二酸和NH4+)和NH4+。NH4+进一步通过H-Na转运进入小管液而最终排泄、NH4+的分泌也能够促进HCO3-的重吸收。
 
  谷氨酰胺酶主要作用关键词:促NH4+排泄、促重吸收HCO3-。
 
  所以,当口服碳酸氢钠时,由于H+的消耗,机体为了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就会使得在肾脏处H+和NH4+分泌排泄减少、HCO3-的重吸收减少,以此最终达到使得尿液PH升高(碱化尿液)。
 
  尿液PH越高越好吗?
 
  既然碱化尿液能够促进尿酸盐的排泄,那么是不是尿液PH越高越好呢?如果不是,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碱化尿液,尿液PH过高会有什么问题吗?
 
  显然,并不是尿液越「碱」越好,如果尿液PH过高,当PH>7.0时,反而容易形成草酸钙和磷酸盐类等其他结石。所以,在进行尿液碱化时要监控尿液PH,根据PH值来调整用药,降低由于尿液PH过高引起的尿路结石几率。
 
  当尿液PH<6.0时,药物治疗同时需进行尿液碱化。形成尿酸结石有两个主要因素是:尿酸盐浓度过高和尿液呈酸性。当pH7.0时尿酸的溶解度约为1.2mmol/L,但是在尿液pH为5.0时,尿酸的溶解度则降至0.09mmol/L。痛风病人刚好满足这两个条件,所以痛风患者容易形成尿酸结石。
 
  当尿液PH在6.2-6.9之间时,嘌呤代谢所产生的尿酸盐在该PH范围溶解度大,容易被溶解,因此可以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中排出。

  常用的尿液碱化的药物有哪些?
 
  (1)碳酸氢钠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苏打。每次1g,每天3次,该药物容易增加胃内压和造成嗳气。长期口服碳酸氢钠片也容易造成碱血症和由于过多钠离子的摄入而增加心脏负荷和水肿
 
  (2)枸橼酸钾钠颗粒,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强调,禁用于急性或慢性肾衰患者,或当绝对禁用氯化钠时不能使用,也禁用于严重的酸碱平衡失调(碱代谢)或慢性泌尿道尿素分解菌感染患者。
 
  (3)枸橼酸钾钠合剂Shohl溶液,1000mL蒸馏水中溶解枸橼酸钾140g,枸橼酸钠98g。每次10-30mL,每天3次,该药物可以造成高钾血症。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强调使用该药物时,应监测血钾的浓度,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