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圣迭戈当地时间6月13日上午,2017ADA在「主席口头报告」环节中画上圆满句号。会议筹备委员会审阅了广大研究者向学会提交的摘要,最终精选8项口头报告在本环节集中呈现。
现在集8项精华报告于一篇,一文了解今年ADA精选报告。
1.下丘脑腹内侧核介导的葡萄糖反调节机制
研究结果支持了此前的假设,即VMNNOS1神经元是由低血糖激活的VMN-->aBNST神经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并能在胰岛素导致低血糖时影响葡萄糖进行有效的反向调节。
2.激活丙酮酸激酶M2,从而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在长期患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肌肉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KM2)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保护因子。PKM2的激活可防止由体内外高葡萄糖和糖尿病引起的毒性代谢物积累和足细胞凋亡。研究结果提示PKM2是治疗糖尿肾病的一个新靶点。
3.不同人群中2型糖尿病(T2DM)易感基因位点的发现和精准定位
研究对全基因组关联的研究进行跨种族的荟萃分析,涉及99,265例2型糖尿病和的545,212例不同人群对照组。相较于此前研究,精准定位分析充分改善了潜在盲肠变异的靶点定位,并凸显出了17个信号。
4.ACTIVEII试验:关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重度抑郁症的有效性试验
ACTIVE试验评估了一系列丰富的干预措施,结果证实这些干预能够改善T2DM患者的抑郁症和血糖情况,临床意义显著。行为健康和运动专业人员拓展了2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案,补充了医疗管理的手段。
5.CVD-REAL研究:在有/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SGLT2抑制剂新用药患者的心衰入院和死亡结果的评估
在有/无心血管疾病的庞大患者群中,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SGLT2i)相比于其他降糖
药物(oGLD)能显著降低心衰和死亡风险。这表明,广大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从SGLT2i中获益。
6.人类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抗体,REMD-477,能够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T1D)的每日胰岛素需求并改善其血糖控制
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在不需要外源性胰岛素的情况下,胰高血糖素受体的阻断会使血浆葡萄糖浓度正常化。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估了在21名T1DM患者中皮下注射70mgREMD-477对改善每日胰岛素需求和血糖控制的效果。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组间对比从第一天到第四天的每日胰岛素需求量的变化。对使用REMD-477治疗的前17名受试者进行的中期分析显示,相比较于使用安慰剂的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在第4天降低32%(4.2%,60%)(P=0.027)。在治疗后的第2周和第3周,REMD-477组的平均每日血糖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9mg/dL和26mg/dL。
研究数据表明,单次皮下注射REMD-477能够降低每日胰岛素需求并改善葡萄糖控制,同时不会增加T1D受试者的低血糖风险。
7.在高脂饮食(HFD)喂养小鼠中,羟基硬脂酸棕榈酸酯降低其肝内葡萄糖产生量
支链棕榈酸羟基硬脂酸酯(PAHSAs)可以改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并减少周围血糖。研究旨在确定PAHSAs能否降低肝葡萄糖产量(HGP)。
在喂养小鼠中,单独口服5-PAHSA和9-PAHSA(30mg/kg)可在丙酮酸耐量测试期间降低血糖水平,且不改变血清胰岛素水平,提示其可影响肝脏葡萄糖产生。
8.口服基础胰岛素在T2DM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GIPETI片剂(OI338GT)是由基础口服胰岛素338配制成的酰化胰岛素类似物,其半衰期约为70小时。
研究纳入单用
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与其他药物联用后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HbA1c7-10%)、且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T2DM受试者(平均年龄61&plu
smn;7,BMI30.5±3.7kg/m2),对比服用OI338GT与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U100(IGlar)的有效性和安全。
本研究首次证明,口服基础胰岛素改善血糖控制的程度与IGlar相似,并且其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在美国圣迭戈的阳光下,本届ADA上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糖尿病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术交流探讨,百家争鸣,学术氛围浓烈,共同谋求全球糖尿病患者福祉。
2017年ADA盛会落下帷幕,但全球糖尿学者的研究从未止步,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ADA盛会中有更多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