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警惕糖尿病的亲密伙伴(1)

警惕糖尿病的亲密伙伴(1)

2017-08-31 来源:糖尿病天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与很多疾病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或者是相似的发病风险因素,所以当存在其中一种疾病时,大家必须警惕其他疾病。本期我们先来谈一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尽管我国肥胖比例和程度相比西方较低,但OSA患病率并不低,这可能与国人颌面结构特点有关。

   糖尿病与很多疾病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或者是相似的发病风险因素,所以当存在其中一种疾病时,大家必须警惕其他疾病。本期我们先来谈一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尽管我国肥胖比例和程度相比西方较低,但OSA患病率并不低,这可能与国人颌面结构特点有关。

 
  与糖尿病的关联
 
  数据显示,OSA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超过40%,糖尿病患者中OSA患病率超过20%,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OSA患病率高达86%。研究发现,OSA严重程度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波动幅度)均呈正相关;无论OSA病程长短都与糖尿病发生相关,打鼾则是10年后发展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反过来也会增加OSA的发生风险。
 
  学会自我风险评估
 
  鉴于糖尿病患者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是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预测指标,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代谢综合征患者都应当注意留意自己是否存在OSA的可能性,尤其是当血糖难以控制的时候。
 
  如出现以下情况均应及时就诊予以确诊OSA:(1)打鼾、白天嗜睡;(2)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控制困难;(3)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且以晨起高血压为突出表现,昼夜血压节律为非杓型或反杓型(简单来说就是晚上的血压反而比白天高);(4)夜间心绞痛;(5)夜间顽固、严重、复杂难以纠正的心律失常;(6)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反复发生脑血管疾病(出血性或缺血性);(8)癫痫;(9)老年痴呆或中青年出现记忆力进行性下降;(10)遗尿、夜尿增多;(11)性功能障碍;(12)性格改变,如急躁易怒、行为异常;(13)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14)不明原因的红细胞增多症等。
 
  同样,对于存在上述表现或已被诊断OSA的患者,即便无糖尿病家族史而且年龄很轻,除了积极治疗OSA,还必须定期筛查糖尿病和评估心血管风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自主神经病变)也有利于改善OSA病情。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OSA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肥胖;(2)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7O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3)性别,男性患病者明显多于女性;(4)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瘤等)、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小颌畸形等;(5)家族史,部分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6)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药物;(7)长期重度吸烟;(8)其他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淀粉样变性、声带麻痹、脑卒中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如帕金森病)、长期胃-食管反流等。
 
  糖友治疗特点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引起和加重OSA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两类患者及其易感人群都必须努力控制体重。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戒烟酒,避免使用镇静药物,尽量减少仰卧睡眠时间。对于糖尿病合并OSA的患者,原则上来说常用降糖药均可选用,但应尽可能使用不增加体重的药物,同时,由于OSA易发生夜间组织缺氧,对于低氧血症严重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双胍类药物。
 
  相关阅读——打鼾没那么简单!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人睡觉爱打呼噜”,这属于经常性的,是OSA的重点怀疑对象;“××,你昨天打呼噜了,是不是累了”,这属于不经常性的,也不能忽视OSA风险评估。不过,大家常说的打鼾是个笼统的概念,其实还需要细分。
 
  打鼾的程度
 
  轻度打鼾:较正常人呼吸声音粗重;中度打鼾:鼾声响亮程度大于普通人说话声音;重度打鼾:鼾声响亮以至同一房间的人无法入睡。
 
  打鼾的特点
 
  鼾声是否规律;是否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是否反复发生觉醒。
 
  打鼾的伴随表现
 
  是否有夜尿增多;晨起后是否有头晕或头痛(提示夜间缺氧)、口干(提示夜间因鼻腔通气受阻而经口呼吸);白天是否有嗜睡及其程度(大家可以使用以下的自测量表)。
 
  睡着后的事情自然旁观者清,大家应主动询问家人或舍友“我睡觉是否打呼噜”,并请其帮助留意自己的睡眠情况。对于独居者,可以使用摄像头录像来帮助自己观察睡眠中的情况(还可以了解睡眠体位的情况)。
 
     回顾最近几月的生活情况,从每一行中选一个最符合自己情况的得分。
 
  分析:得分>6分提示嗜睡,>11分则表示过度嗜睡,>16分提示有危险性的嗜睡。如果有无法解释的嗜睡或疲劳,应该到睡眠专科或神经、呼吸、精神科就诊,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措施。(除疾病状态外,变换工作和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总睡眠时间不足,也会影响评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