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糖尿病的心灵疗愈

糖尿病的心灵疗愈

2017-08-24 来源:糖特邦控糖管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得的呢?现在的治疗糖尿病的手段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先进,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便捷,而糖尿病不但没有控制住,患糖尿病的人群反而越来越多,年轻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得的呢?现在的治疗糖尿病的手段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先进,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便捷,而糖尿病不但没有控制住,患糖尿病的人群反而越来越多,年轻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全是基因惹的祸?
 
  节约基因学说:贫困人群体内“节约基因”能将摄入食物产生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荒年。“节约基因”的功能与“优越的生活”发生了冲突,节约基因非但不能帮助消耗能量,反而使其变成过剩的脂肪,引起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
 
  基因宿命论—给自己的患病找理由:基因不会自行决定疾病的形成,只有在经过活化展现出来时,基因才会发挥作用,而饮食营养对于该让好基因或坏基因展现出来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决定角色。即使理解为遗传,遗传的是父母的生活饮食方式习惯等,而非基因本身。
 
  生活方式是导致糖尿病的后天因素
 
  即使你有节约基因,如果你不爱吃油腻的食物、体重不超标,而且坚持运动,你可能不患糖尿病,也就是说光有易感基因(先天因素)也不一定得糖尿病。
 
  目前公认的导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肥胖、高热量饮食(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以及体力活动减少,另外现代社会心理应激增加,如紧张、劳累、骤热骤冷,精神刺激等也可能让人患上糖尿病,由于上述诱因,患者胰岛素的分泌能力逐渐下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导致血糖升高,最终成为糖尿病人。
 
  用生活方式解决生活方式病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遗传基因,但能对生活方式因素进行干预: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中国的大庆糖尿病研究结果: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糖尿病。
 
  为什么是你得了糖尿病?
 
  卫生部最新公布,中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调查发现15个对健康影响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习惯。看看你占了几项?
 
  1、缺乏运动;2、吸烟;3、过度饮酒,喜欢劝酒斗酒;4、吃的过快暴饮暴食;5、口味重,吃得比较咸;6、生活无规律;7、不经医生处方,随意使用抗生素;8、喝水少,喜欢用饮料代替水;9、三餐分配不科学(不吃早餐,晚餐过饱,喜欢吃夜宵);10、不善于控制情绪,急躁易怒;11、饮食结构不合理(荤多素少、偏食、挑食等);12、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13、开车或坐车不系安全带;14、网络依赖,每天花很多时间上网;15、常外出就餐,很少自己做饭。
 
  你还记得被确诊糖尿病后的感受吗?
 
  “我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怎么这么倒霉。”
 
  “啊,这怎么可能,搞错了吧!”
 
  “怎么让我摊上这病呀,老天爷对我不公啊!”
 
  “都是工作给我整的,不陪客户吃喝生意没法谈!”
 
  这些落寞、伤心、沮丧、失败、倒霉、后悔、绝望、失落、不公平、消沉、沮丧等感受的背后似乎都在说一句话:我是一个受害者。
 
  受害者都有神马好处?
 
  心理学上说:人不可能做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包括选择做受害者。
 
  1、逃避责任:这些理由越动听越不需要承担责任
 
  2、保全面子,说明自己是对的:编成了一个足以把自己给说服的故事,故事听起来越真实,就越证明是对的,心安理得。
 
  3、赚取他人的同情和帮助: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弱者、就能博取他人同情,支配他人的情绪,还能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帮助。
 
  4、用自我伤害来绑架他人。

  受害者享受了这么多好处,付出的代价
 
  1、自信心下降,失去健康,摧毁自我形象,失去对生活的掌控。小心的生活在自怜的状态中,一个内心充满负面能量的人,健康状况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2、失去机会和尊重,成功会垂青一个总是找借口的人吗?有谁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受害者去做呢?
 
  改变糖尿病命运就一定要调整隐藏在背后的思维模式
 
  糖尿病来了,挡也挡不住,你悲观是一辈子,乐观也是一辈子,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啊,糖尿病推门进了你家,这怪不得别人,得上这个病是坏事,也是好事,是你健康新生活的转机,说明你要过去错误的生活方式说再见了。这可能让你会更长寿,这是我经常给糖友说的话。
 
  糖尿病是慢性病,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经历一个”准糖尿病”阶段—糖调节受损。这个相对漫长的糖尿病前期,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中招了呢?你思考过吗?
 
  患糖尿病是一个结果,导致糖尿病的行为是一系列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背后是什么主导我们做了这些行为呢?你想过吗?

  思维模式决定你的健康幸福
 
  “医生说糖尿病是不能根治的终身病,我完蛋了。”
 
  “糖尿病让我养成了终生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
 
  你的心理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自己都会变成我们所相信的样子。转变积极的心态去对待糖尿病,建立良好的习惯,保持血糖稳定,享受健康长寿将变得轻而易举。
 
  你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信念和心态,从而有什么行为,最后创造什么样的结果。
 
  你是受害者模式,还是掌控者模式?你经常使用哪一种?
 
  请记住,思维模式不能兼容,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人生每一刻都是直播,你无法改变过去,却可以掌握未来,你想好你的选择了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