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76岁老人患上“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竟是高血糖惹的祸?

76岁老人患上“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竟是高血糖惹的祸?

2017-07-17 来源:三诺讲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HC-NH)最早由Bedwell等于1960年报道,迄今全球报道约100例,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症状肢体对侧基底节区MRIT1WI高信号为本病的典型表现。高血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身体手舞足蹈不受控制发病或因高血糖

  最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诊了一位患者,76岁的张大爷(化姓)大约两个月前毫无缘由地开始出现不自觉的左上肢舞动,后来,抖动逐渐波及到左下肢,看着就像在跳舞,这怪异的“舞蹈”没有规律的节奏,幅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之后又出现挤眉弄眼、龇牙咧嘴、点头转颈……这样高强度的“舞蹈”完全不受控制,大爷身心俱疲,还经常磕伤碰伤,情绪也不好,时常焦虑,甚至出现妄想、幻觉。家里人带着张大爷四处求医,一直诊断不出是什么病,前些天,张大爷一家来到中大医院求助。在问诊中发现张大爷有长达10余年的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佳,一测血糖竟然高达30.5mmol/L。结合患者相关检查结果和病史、症状等,初步怀疑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张大爷在接受强化降糖治疗后,“舞蹈”症状很快消失,病情得到有效缓解。

  揭秘“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

  非酮症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HC-NH)最早由Bedwell等于1960年报道,迄今全球报道约100例,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症状肢体对侧基底节区MRIT1WI高信号为本病的典型表现。高血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非酮症高血糖合并舞蹈症的临床特点:该病多见于有多年糖尿病史而血糖控不良的中老年患者,以女性多见。临床上多表现为有节律的、缓慢的舞蹈样动作,多从一侧(或一个)肢体开始,逐步扩展,以肢体多见,也可有面部受累。部分患者可有锥体束征、一过性肢体无力、面肌抽搐以及肌张力下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表现。

  降糖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基础,多数患者血糖控制后症状可缓解,通过合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大多数可在6个月内完全缓解。

  高血糖危害大,糖友控糖势在必行

  高血糖的危害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

  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糖友们要科学地监测血糖,把握自身血糖的微小变化,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生活的节奏、饮食的种类,了解各种治疗的效果,以摆脱糖尿病的困扰,强化控制血糖达标,同时,糖友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将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