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专家访谈 > [WDC2013]纪立农教授演讲:亚洲型糖尿病——真的存在吗?

[WDC2013]纪立农教授演讲:亚洲型糖尿病——真的存在吗?

2017-04-04 来源:idiabetes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认为亚洲患者和高加索患者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论是没有确凿和令人信服证据的。因而,亚洲型2型糖尿病也可能并不真的存在。

  在12月5日IDF世界糖尿病大会亚太地区研讨会上,IDF副主席、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在大会报告中谈到,回顾既往亚洲人群和西方人群T2DM发病特征的对比研究,与高加索糖尿病人群相比,亚洲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BMI)值更低,β细胞功能更差,餐后高血糖更显著。糖尿病基因对亚洲和高加索人群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有研究提示,亚裔美国人糖尿病发病风险高于其他族裔美国人。因而,有学者就此推论亚洲人群或许较高加索人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导致其可能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因此,亚洲患者人群需要与西方人群不同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

  那么,事实果真是如此吗?我们知道,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呈双曲线关系,因此单独使用胰岛素分泌或HOMA-β来代表β细胞功能是存在误差的。若不考虑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的评估是不真实的。大量糖尿病药物治疗大型研究,包括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TZD类药物等,均显示降糖药物在亚洲患者和高加索患者中的有效性是相同的。因此,认为亚洲患者和高加索患者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论是没有确凿和令人信服证据的。因而,亚洲型2型糖尿病也可能并不真的存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