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专访
MARCH研究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现任名誉主席杨文英教授牵头的一项大型研究,于2008年启动,共纳入全国11家糖尿病研究中心788例30~70岁的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在中国此类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及临床特点。MARCH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分析中国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特点,探索α糖苷酶抑制剂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部分机制,这对探讨我国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已高质量完成,结果发表在今年10月份的《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上,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能在相当程度上对临床实践工作产生一定影响。该研究结果的发表,也表明了中国的循证医学已走向世界并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
需特别提出的是,MARCH研究是全球首项有关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研究,所纳入的患者随机接受每天1500mg二甲双胍缓释片或300mg阿卡波糖治疗,研究持续48周。结果表明阿卡波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非劣效于二甲双胍,且两组方案均可降低体重,并且阿卡波糖组降低体重优于二甲双胍组。阿卡波糖还具有多重获益,可改善脂质代谢,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甘油三酯;阿卡波糖较二甲双胍显著改善餐后高胰岛素血症;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在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和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方面疗效相当。
在MARCH研究中,阿卡波糖的给药剂量是100mgtid,研究对照药物是二甲双胍,剂量为1500mgqd,没有设安慰剂组。但其研究结果非常有意义,提供了阿卡波糖疗效与二甲双胍相似的证据,为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的选择。目前,中国2型糖尿病的饮食结构特点对血糖的影响受到关注,阿卡波糖可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较广。而MARCH研究显示,对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的中国及其他东方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卡波糖疗效明显。在合适患者人群中,临床医生可根据该研究结果并结合指南推荐及患者特点选择应用阿卡波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