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专家访谈 > 纠正胰岛素抵抗的良方——上海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访谈

纠正胰岛素抵抗的良方——上海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访谈

2017-04-02 来源:idiabetes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多数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是由于脂肪组织分化不良导致脂肪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据此,可考虑使用能够促进脂肪组织分化的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这样能够使脂肪组织容纳更多脂肪,使脂毒性作用减轻。

  编者按: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肥胖与糖尿病论坛上,《国际糖尿病》记者特邀大会主席、上海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就如何纠正胰岛素抵抗等相关话题进行了访谈,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国际糖尿病》:感谢邹教授接受《国际糖尿病》采访,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核心机制,您认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良方有哪些?

  邹大进教授:胰岛素抵抗是人类对于过量能量摄入的一种反应。要改善胰岛素抵抗首先应减少或者控制过量的能量摄入,因为这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源头。其次,要加强运动。运动的作用非常关键,每天运动1小时就可以明显减少胰岛素抵抗。第三,要大幅度减轻体重。通过手术、运动、控制饮食或其他各种治疗方法大幅度减轻体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多数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是由于脂肪组织分化不良导致脂肪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据此,可考虑使用能够促进脂肪组织分化的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这样能够使脂肪组织容纳更多脂肪,使脂毒性作用减轻。所以,胰岛素增敏剂也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

  《国际糖尿病》:对于单纯生活方式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重要的选择,那么,噻唑烷二酮(即TZD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及效果如何?

  邹大进教授:如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通常我们是使用大剂量的二甲双胍,在此基础上加用TZD类药物可以更好地、更全面地缓解胰岛素抵抗。TZD类药物主要的作用靶点是PPARr受体,它能够促进脂肪组织分化,促进游离脂肪酸回到脂肪组织中,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所以,TZD类药物不仅仅是降糖,还通过调脂使血糖更好地保持稳定。因此,这一方案是“从病理生理的变化中”来处理血糖的问题。

  《国际糖尿病》:从2007年至今,TZD类药物罗格列酮因心血管风险问题经历了一波三折。2013年11月26日,美国FDA解除对罗格列酮使用及处方的限制,使符合应用该类药物的患者不被剥夺这项选择。同为TZD类药物,在临床用药安全方面,吡格列酮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如何?

  邹大进教授:实际上,FDA已经解除了对于罗格列酮的禁忌,并在声明中表示“目前尚没有发现罗格列酮会引起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证据。因此,可以在临床上使用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可能会引起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它能引起明显的血脂异常。罗格列酮与吡格列酮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有约50多个调控基因与前者不同。吡格列酮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能力较罗格列酮强很多。这些基因的不同可能造就了二者在心血管事件中有很大差别。

  PROactive研究显示,吡格列酮能明显降低心梗、脑卒中和全因死亡事件的发生。这也说明,不同的胰岛素增敏剂因其化学结构、调控基因以及作用靶点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心血管预后。罗格列酮在这方面较吡格列酮弱,而吡格列酮在(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更强。

  《国际糖尿病》:目前有观点建议将糖尿病防治关口提前,对于在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发病初期应用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您有何推荐?

  邹大进教授:目前从临床证据上说,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我们尚无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硬终点的证据。所以,对于IGT或IFG的治疗,目前不主张尽早用药,仍然是采用积极生活方式干预。若其确诊为糖尿病,才开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