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科研成果 > 体重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存在种族差异

体重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存在种族差异

2017-04-01 来源:idiabetes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研究提示,不同种族人群应采用不同的BMI界值从而及时启动对糖尿病的干预,与白种人不同,非洲及亚洲人群在BMI≥23kg/m2时慢性风险即开始增加,而BMI≥27kg/m2时上述风险将进一步显著增加。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与白种人相比,黑人及亚洲成人在较低体重时即存在糖尿病发生风险。美国CDC推荐的定义超重及肥胖的BMI分别为25-29.9kg/m2和≥30kg/m2。但WHO强调上述推荐界值主要适用于白种人。目前,肥胖及超重的诊断尚缺乏种族特异的BMI诊断标准。

  研究者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NaveedSattar及其同事对近50万例英国中年成人进行了分析。其中,白种人占96%,包括南亚裔、黑人及华裔在内的其他种族人群占4%。分析显示,受试人群中共计约25000例(5%)患有糖尿病。非白种人群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是白种人的至少两倍。BMI为30kg/m2的白种人糖尿病发病率与BMI为22kg/m2的南亚裔人群、BMI为24kg/m2的黑人及BMI为24kg/m2的华裔女性及BMI为26kg/m2的华裔男性相当。此外,与白种人相比,处于同等糖尿病风险的非白种人群的腰围更小。该研究提示,不同种族人群应采用不同的BMI界值从而及时启动对糖尿病的干预,尤其应重新评估亚洲人群的BMI界值。

  无独有偶,早在2013年NICE指南就推荐对不同种族人群采用不同的BMI界值来预防慢性疾病。其认为,与白种人不同,非洲及亚洲人群在BMI≥23kg/m2时慢性风险即开始增加,而BMI≥27kg/m2时上述风险将进一步显著增加。

  NICE新闻发言人TonyaGillis强调,NICE的指导意见仅适用于英国,并非国际标准,需要为各种族人群设定种族特异的BMI界值以期达到尽早预防慢病之目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