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专家访谈 > 两会代表谈糖尿病:国内外关于治愈糖尿病的研究热点有哪些?

两会代表谈糖尿病:国内外关于治愈糖尿病的研究热点有哪些?

摘要:大家要知道,健康是你们自己的,一定要管好嘴、迈开腿,千万不要轻信广告。不管多晚,我每天都会坚持走路40分钟,这是我保健的第一个法宝,第二个就是保持心胸开阔。

  国内外关于治愈糖尿病的研究热点有哪些?

  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非常关注的话题,同样也是一解君感兴趣的点。只是,问题一提出来,贾伟平教授就有点急了,生怕记者误导了患者。“现在的关键不在于谈治愈,而在于控制糖尿病。如果控制得好,就能赢得和非糖尿病患者一样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也就相当于‘治愈’了,只不过这个‘治愈’得打上引号而已。”

  指望治愈就麻烦了

  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治愈确实是众多糖尿病患者的希翼,也是虚假医疗广告赖以生存的幌子。而这正是贾教授所担心的。她告诉记者,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都没有完全搞清楚,它可分为4个类型,光是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又分为8大类。短期内,这么复杂的疾病要谈治愈,就麻烦了。“我们应该换个概念看这个问题,即糖尿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如何提高有效控制率。”

  在贾教授看来,糖尿病控制工作还远未做好。两个数据令她颇感忧虑:目前,全国糖尿病患者的达标率仅为25%左右,在社区医院看病的达标率更低,只有10%~15%。三级医院的达标率相对能高点,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糖化血红白蛋白在6.5%以下的占到50%~60%。“若全国都能达到这个控制水平,就不错了。但问题在于,控制糖尿病的要求没有落到实处,是否做到糖尿病的同步管理及其科学化也得打个问号。”

  不能把新技术的责任推给患者

  针对目前不少医院广为宣传的“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手术治疗糖尿病”,贾教授认为,我们应该采取辩证方法去看待这个问题。新技术当然应该鼓励,否则医学不会发展,但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科学规范及患者的适应征一定要注意科学规范及患者的适应症。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很多时候并都不会适合所有的病人,如果一窝蜂地使用,一旦发生风险可就收不回来了。

  贾教授说,在新技术的管理上确实还存在问题。“新技术的关键要看其长远效果如何,是否会产生其他负面影响。这些探索只能靠医生进行,因此医生的行为必须得到规范和监管。患者是无从辨别的,我们不能把责任推给患者。”

  建议大医院成立实训基地

  实际上,由贾教授领衔的调查研究表明,要做好糖尿病控制工作并不难。

  她告诉记者,他们在上海市普陀区选择了三个社区,指导社区医生筛查了1.7万名高危人群,在对其中4000多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患者的血糖达标率由低于10%提高到33%,高于全国水平;慢性并发症的筛查率由9%上升到47%;糖尿病知晓率也由70%提高到90%。

  “我们其实就做了这么几件事,”贾教授说,“一是为社区医生提供实践培训,让他们在我院进修了3个月,在实践中学习糖尿病的管理知识及处理技能;二是指导社区医生利用社区医院的现有条件进行各项筛查。因此我建议,大医院应该建立慢性病或糖尿病实训基地,为社区医生的糖尿病管理提供监督、指导。”

  寄语:大家要知道,健康是你们自己的,一定要管好嘴、迈开腿,千万不要轻信广告。不管多晚,我每天都会坚持走路40分钟,这是我保健的第一个法宝,第二个就是保持心胸开阔。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