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群应该说是个体差异最大的人群,每老一岁,可能就会有很大变化。因此,老年糖友们首先需要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希望大家记住下面这30个字。
不要独自战斗
有很多老年糖友都觉得治疗是自己和医生的事情,在家里很少和家人谈论病情。生活环境同样会影响糖尿病的管理,老年糖友应该多和家人沟通,让他们知道自己面临哪些问题,了解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这样还可以让子女们(他们属于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重视生活方式,提早发现糖尿病迹象。
学会察言观色
衰老过程中的种种迹象是渐进性的,有时并不容易察觉,性情的变化通常是其他问题的一种突出表现。平时要留意与年龄相关的一些问题,如记性差、活动困难或疼痛、视力问题、精细活动(如扎指血测血糖、抽取和注射胰岛素)能力丧失,这些都会影响糖尿病的管理,要主动向医生和家人寻求帮助。
能凑合就凑合
随着衰老,大脑额叶功能逐渐丧失,而这个区域掌控着旧习惯的终止和新习惯的形成。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老年糖友太固执,只是他们难以改变自己的老习惯。西方有句谚语叫做“没有坏就不要修”,对于治疗方案也是如此,即便新药更适合自己,只要老方案依然有效就不要去改变它。
重视心理健康
抑郁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但他们却很少主动向医生谈及。老年糖友及其家人要留意一些信号,如闷闷不乐、易怒、饮食和睡眠习惯改变、疲倦、对原来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等,及时向医生反映。
别把弦绷太紧
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管理的重点从降低远期风险转移到降低短期风险(如低血糖)上,进而避免心梗、晕厥、跌倒等危险的发生。因此,高龄糖友不要再去一味追求漂亮的血糖监测数据,应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放松管理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