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误区 > 自我监测血糖避免几大误区

自我监测血糖避免几大误区

2017-01-23 来源:糖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每天要适当活动,通常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每周至少进行3-5次的适度运动。但很多患者却忽略了对运动前血糖的监测。

  正确的自我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数患者或家属并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家里也不可能像医院检验科一样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所以在自测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问题。

  小编搜罗了一些糖尿病患者自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希望糖友都能尽量避免。

  误区1:

  根据监测结果自行调整药物

  用血糖仪测得的结果仅仅是某一次的即刻血糖值,不能反映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波动情况。因而,根据某一次测得的血糖值就自行增减药物的做法或者监测血糖水平正常便自行减药甚至停药都是很危险的。只有通过多次测血糖记录血糖结果,才有助于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误区2:

  自我监测没有规律

  有些患者自我监测没有规律,想起来就查一查,更有患者长期只查空腹或者只查餐后血糖。

  实际上,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很多,医生要求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掌握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利治疗药物的调整;二是要了解影响因素对患者血糖的作用,从而指导患者纠正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般地讲,患者应监测全天(三餐前后及睡前,共七次)的血糖,以了解全天的血糖波动情况。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以半个月到一个月监测一次全天血糖。

  血糖波动较大或正在调整药物的患者,应连续几天监测全天血糖。患者在增加新的食物时,也可以检测一下进食此食物前后的血糖水平。

  误区3:

  从不去医院检查

  有些化验指标也只有医院才能做,如尿糖、尿酮、尿微量蛋白,虽然都有相应的试纸,在家就可以做,但效果很难做到准确。如尿微量蛋白可以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是否存在早期的轻微损害,一般1到3个月要检测一次,已经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监测频率要更高,这一指标精确的测定只有在医院化验室才能进行。

  尿酮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这一数值高了,糖尿病患者就很可能出现酸中毒导致昏迷。因此,在持续高血糖超过13.3时,就要到医院做尿酮体检测了。

  误区4:

  取血量越多越好

  采血量必须能够完全覆盖试纸的整个测试区。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值偏低,如血量太多溢出测试区,不但会污染仪器,还会引起检测结果误差。

  正确的做法是:采血要刺无名指尖两侧,该部位神经纤维少,疼痛稍轻。取血部位经酒精消毒后,须等酒精挥发后再采血,以避免酒精与试纸条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血糖检测值不准确。取血时要让血液自然通畅流出、不可过度挤压,以免组织液稀释标本使结果偏低。

  贫血患者结果偏高,红细胞增多症、脱水或高原地区则会偏低,病情严重,如休克、低血压、脱水等末梢循环不好的患者不适于血糖仪。

  误区5:

  只有仪器会影响测试结果

  购买仪器时肯定是三证俱全的合格产品,绝大部分使用前也会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要求进行操作,有些人还能主动地进行简单的培训或咨询有关的检验人员。

  但是,大部分都会忽视了试纸条的购买和保存。正确的做法是:购买试纸条时应选择有效期长的,防止未用完就过期;取试纸条时,拿出一条后立刻盖好盖子,以免其他试纸潮解,一但发现试纸失效,应弃之不用;不同品牌血糖仪试纸条不能混用(有些血糖仪要在测试前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盒的代码相一致)。

  同时,还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即便血糖仪完好无损,也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因为不妥善保管导致的潮湿、尘土过多,一样会影响结果。

  误区6:

  自测数据和医院检验一致

  血糖仪测得的结果与检验科化验的结果是有差异的,一般偏低11%左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血糖仪用的样本是指血(毛细血管的全血),检验科用的样本多数是静脉血管内的血去除红细胞后,用血清或血浆测,所以血糖仪测的稍偏低是很正常的,不是质量问题。

  还有一点,血糖仪本身是有误差的,误差值在±10%以内的血糖仪是非常好的,误差值在±20%以内是国家标准所允许的。如第一次测得7.9mmol/L,立即再测为7.3mmol/L,两者虽不同,但并不影响病情判断,医生也不会因此改变治疗方案。

  误区7:

  运动前测一次血糖就行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每天要适当活动,通常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每周至少进行3-5次的适度运动。但很多患者却忽略了对运动前血糖的监测。

  运动可使葡萄糖消耗增加,降低血糖,因此运动前应测血糖,以知道是否可以继续进行运动。如果血糖值高于300mg/dl时不建议运动,低于100mg/dl时则应加餐,同时注意多饮水;若在运动期间感觉不适也应测血糖(判断是否发生低血糖);运动后测一次血糖,就知道自己的运动量是否大了、运动强度是否可以、运动时间是否适当,这些都可以体现出来,以便调节运动量。

  运动时间的选择应避开胰岛素降糖药物血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同时应避免运动肢体注射胰岛素,以免胰岛素吸收加快,出现低血糖;在运动多的那天睡觉前最好测血糖(看看是否出现延迟的血糖改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