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专家访谈 > 糖友想知道的这六个问题,台湾专家给您解答

糖友想知道的这六个问题,台湾专家给您解答

2016-12-19 来源: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不管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都是巨大的,所以,在降糖治疗过程中,我们要同时关注空腹及三餐后血糖。

  我们知道,中国已经有超过1亿多的糖尿病患者,成为世界上得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所以控制血糖、注意饮食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但在生活中,人们却有很多关于糖尿病的认识误区、疑惑。以下是请来自台湾的卫教专家邱盈珠就糖尿病的认识误区进行解读和分析。

  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多

  “有人认为糖吃多了就会得糖尿病,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其实不然。”邱盈珠老师说,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胰岛素抵抗或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有关,其中,“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导致当前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多吃糖,吃得多了,容易导致热量过剩,引起肥胖,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只要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血糖高于正常值就是得了糖尿病吗?其实,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首先,糖尿病诊断标准具体如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加上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其次,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例如以下几种情况就可以引起暂时血糖增高:过度兴奋、过度体力活动、发热、感染、大出血、创伤、手术、麻醉、昏迷等,都有可能造成应激激素增多,糖耐量下降,血糖升高,一旦这种应激情况解除,血糖会逐渐降至正常。

  空腹血糖正常就不是糖尿病

  有的糖友只关注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的监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不管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都是巨大的,所以,在降糖治疗过程中,我们要同时关注空腹及三餐后血糖。

  血糖越低越好,高了得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面临着并发症的风险,很多人认为血糖越低越不易出现并发症,其实不然。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除了与血糖有关,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基因、肥胖、血脂、血压等等。如果过于严格地控制血糖,在部分人群可能就会带来低血糖,而低血糖对患者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血糖的控制目标在不同的人群是不一样的。对于年轻人,糖尿病病史短的,尽可能严格控制血糖,但对于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放宽血糖的控制,所以,建议患者听从医生的意见,设定血糖控制目标。

  降糖药量越大,血糖控制得越好

  血糖控制不理想(不达标)时是需要调整药物剂量的,但一定要了解血糖控制不好的原因,而不是降糖药量越大,血糖控制就越好。糖友通过观察血糖波动情况,有调整药物的想法是对的,但是,调整血糖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寻找原因,针对原因调整治疗,而不是血糖高了就加量。

  血糖恢复正常就说明彻底痊愈了

  有一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正规治疗,特别是恰当的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后,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就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被治愈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目前的科学水平,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不可能真正治愈(有些特殊类型糖尿病除外),只是临床缓解。既然不能治愈,糖尿病患者就要长期坚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当血糖控制不达标时及时应用降糖药物,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及动脉硬化,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