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类型 > 其他 > 对糖调节受损一定要高度重视

对糖调节受损一定要高度重视

2015-04-08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或药物干预治疗,均可有效阻止糖调节受损向2型糖尿病转变,而且非药物干预治疗(即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效果可能比药物干预治疗的效果还要好。
  其他糖尿病栏目综合近日,市民朱先生有点苦恼,因为他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6.56,做糖耐量测定空腹血糖6.79,餐后2小时10.5。这让朱先生感到有点恐慌:他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呢?
 
  其实,根据朱先生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测定情况,他属于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又称糖尿病前期,包括糖耐量异常(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损(IFG)。糖耐量损害是指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静脉血浆血糖在7.8mmol/L至11.0mmol/L之间。空腹葡萄糖受损是指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在6.1mmol/L至6.9mmol/L之间,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静脉血浆血糖<7.8mmol/L。
 
  一般认为,糖调节受损是健康人向糖尿病发展的中间阶段,不仅易发展成为糖尿病,且与大血管及微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但这部分人群常常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糖调节受损者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血糖异常情况。
 
 
  所以,对糖调节受损一定要高度重视。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或药物干预治疗,均可有效阻止糖调节受损向2型糖尿病转变,而且非药物干预治疗(即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效果可能比药物干预治疗的效果还要好。在我国大多数居民尚不富裕的情况下,改变生活方式(即多动一点,少吃一点,勤查一点)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经济且有效的干预手段,值得大力提倡。
 
  建议:凡具备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分娩史等糖尿病易患因素者,均应定期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调节受损,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实习编辑:莫芸婵)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