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为什么依赖甲硫氨酸代谢?
科学家们推测,致癌基因PIK3CA突变阻断了胱氨酸输入,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更倾向去合成半胱氨酸,用于产生Met的数量减少,致使细胞非常依赖外源Met供应。
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禁忌原则
乳腺癌的治疗还有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临床发现,大约有2/5的乳腺癌患者是表达——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房护理成为每一位爱美女士的重中之重,因而当女性出现乳房疼痛时可能会疑心自己是否患有某些乳房疾病,尤其是常常听闻的乳房恶性杀手乳腺癌。
科学家们推测,致癌基因PIK3CA突变阻断了胱氨酸输入,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更倾向去合成半胱氨酸,用于产生Met的数量减少,致使细胞非常依赖外源Met供应。
研究人员正在进一步确定27HC作用于免疫细胞的途径。通过和卡利基金会医院(CarleFoundationHospital)临床合作,研究团队正在确定人类身上是否也存在和小鼠一样的27HC通路。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在导致死亡的癌症中排第五位。肥胖是一种风险因素,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三苯氧胺等药物可以缓解风险。然而,长期用药存在副作用,三苯氧胺只对表面拥有雌性激素受体(ER+)的乳腺癌细胞有作用。
目前,美国预防服务任务小组支持基于家族史的BRCA1和BRCA2遗传筛查,但是不支持这对所有妇女人群的BRCA1和BRCA2遗传筛查,原因是尚无证据支持普通妇女所携带的突变的危害性。
不过,deBono教授补充说,“现在建议患者的所有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或许还为时过早,但在未来这可能就是明智的。如今下结论也还为时过早,仍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科研小组使用了美国犹他州盐湖城Myriad基因实验室的Myriad myRisk遗传性癌症检验。结果显示,52名患者(10%)的一条乳腺癌易感基因里有一个种系突变,其中包括6.1%的BRCA1/2突变(5.1%是非德系犹太患者)。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是首个利用基因序列、能有效对抗三阴性乳腺癌动物模型的例子,也是精准医学上的一个明显突破,因为该药物分子只杀死致癌基因表达的细胞,对健康细胞无害,有望改变将来的药物研发规则。”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成本不断下降,对遗传高危女性进行乳腺癌相关基因的基因筛查渐成风潮。可以预见,随着科学家找到更多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更加精确的基因筛查即将实现。
在831名女性中,其中248名(29.8%)担心遗传风险信息会对手术治疗决策有影响,在这些女性中,86.4%的突变携带者和51.2%的非突变携带者选择了双侧乳房切除术;很少有女性担心系统性治疗决策受遗传风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