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医学前沿 > 好丽友薯片丙烯酰胺含量较高 致癌性大

好丽友薯片丙烯酰胺含量较高 致癌性大

2014-09-09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薯片与薯条相似,在油炸后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尽管目前世界上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相关研究非常的多,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没有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

  2014年7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乐事、好丽友、可比克、品客和洽洽等5品牌8款薯片进行对比检测,选择样品涵盖了市面上常见的薯片类型,通过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含量、卫生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消费者提供一些参考。

  根据检测结果的综合评价,品客原味薯片相对较佳,而好丽友的“薯愿”和“好友趣”两款薯片则不管是营养成分还是有害物质含量,都相对较差。

  丙烯酰胺含量大不同

  薯片与薯条相似,在油炸后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尽管目前世界上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相关研究非常的多,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没有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

  “目前市场上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一般在0.05-0.60mg/kg之间,与十年前相比,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已经明显下降。”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教授章宇向《消费者报道》记者介绍。来自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的报告则显示,欧盟薯片里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从2002年的0.736mg/kg降低到2011年的0.358mg/kg。

  此次送检的8款薯片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0.315mg/kg。其中,好丽友好友趣厚切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最高,达到了0.83mg/kg。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薯片,切片薯片、复合型薯片和变性淀粉薯片,三种薯片的原料和生产成本差别相当的大。”在膨化食品行业从业多年的米秦向记者分析。

  目前,复合型薯片是使用马铃薯全粉拌料压片生产的,市面上的桶装薯片都属于这一种。变性淀粉薯片所使用马铃薯变性淀粉,蛋白质含量低,已经失去了马铃薯原有的香味,生产的薯片需要额外使用马铃薯风香精以调香,变性淀粉薯片的原料成本低,对生产工艺的要求较低。

  马铃薯切片薯片使用的是原只马铃薯切片油炸而成,对生产线、生产工艺的要求极高,所以能生产这种薯片的基本上只有比较大的企业。这种薯片保留了原有马铃薯的风味和营养成分,乐事切片型马玲薯片就属于这一种。

  而区分这几种薯片的方法非常简单——看配料表。切片薯片的主要原料就只有马铃薯,而在包装上户明确标示出事“切片型马铃薯片”的字样。复合型薯片的主要原料是马铃薯粉,或者马铃薯全粉,而变性淀粉薯片的主要原料则是马铃薯变性淀粉,这两种薯片则会在包装上注明“膨化食品”。

致癌性大"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409/1693215492-20140909145433548.jpg" />

  “真薯片”——切片薯片的蛋白质含量相对更高,以本刊此次送检的乐事切片型马玲薯片为例,蛋白质含量高达7.47%;如果复合型薯片原料中马铃薯全粉的比例足够高的话,蛋白质含量也能保持较高的水平,品客薯片蛋白质含量为6.73%,甚至还高于切片薯片的好丽友好友趣切片型马玲薯片纯香原味;相比之下,以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的薯片,蛋白质含量必然会很低,洽洽喀吱脆薯脆作为这种薯片的代表,其蛋白质含量仅为0.75%。

  虽然切片薯片的马铃薯香味最浓,营养成分保留最多,但所含的脂肪与丙烯酰胺均高于复合型薯片,不宜多吃。

  不同类别的薯片,在相同的生产工艺下,丙烯酰胺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马铃薯鲜切片大于复合薯片大于变性淀粉薯片。

  检测结果也证实,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两款薯片均为马铃薯切片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最低的薯片除了是非油炸,而且其主要原料是马铃薯淀粉。

  此外,切片薯片油炸时油温可达180℃,而变性淀粉薯片的油温可控制在140℃。而油炸温度越高,油炸时间越长,均会增加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专家对此表示,油炸薯片的脂肪含量跟薯片的吸附性能密切相关。切片薯片是马铃薯薄片,复合型薯片中可能还有其他原料,而厚度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都可能造成吸附性能的不同,从而导致含油量的差异,厚度越厚吸油量越大。

  好丽友好友趣切片型马玲薯片纯香原味正是一款以“厚片”为卖点切片马铃薯产品,那么其脂肪含量高,丙烯酰胺含量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丙烯酰胺广泛存在于高温烹调食物中

  丙烯酰胺几乎在所有高温烹调的含淀粉食物当中存在。专家介绍,焦煳状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多,所以要尽量不吃或少吃焦煳状态的东西,如烤焦的面包、炸焦的薯条等。

  咖啡、油炸或烘焙的土豆是欧洲成年人丙烯酰胺的主要摄入来源,而小孩子吃进去的丙烯酰胺有一半来自炸薯条。钟凯认为,事实上丙烯酰胺不可能从膳食中完全消失,也没有哪个国家或组织建议消费者不吃炸薯条、炸薯片、咖啡、谷物等食品。

  专家指出,国外在吃烧烤或油炸食品时,一般会搭配水果、蔬菜、柠檬汁等富含维C的食品,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抑制丙烯酰胺带来的危害。相对而言,中国人摄入的丙烯酰胺量比较少,因为炒菜时间比较短,不像油炸那样持续高温。

  丙烯酰胺饮食摄入量不足以损害健康

  有观点认为,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并且可能致癌。钟凯指出,首先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已有确凿证据标明它能导致动物癌症,是否导致人类癌症还无定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正在关注研究中;其次它可能有损神经系统、婴儿早期发育和男性生殖健康,某些特殊职业人群可能因为大剂量摄入而造成神经损伤或其他健康损害,但仅从饮食尚达不到这种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