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由于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适应证较前相应扩大。目前除了原发灶巨大,固定,腹内脏器广泛转移,伴血性腹水呈恶液质者外,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即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肝脏有转移结节等,均应争取剖腹探查,切除原发病灶,减轻症状。根据国内11734例胃肠道间质瘤手术的统计,手术率为81.8%,总切除率为49.7%。近年来癌瘤切除率已提高至75%左右,主要是Ⅱ、Ⅲ期胃肠道间质瘤切除率的提高。
二、化学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后除少数病人外,大多需行术后化疗。其原因系术后可能残存有癌细胞,或者有的胃肠道间质瘤手术难以完全清除,或者通过淋巴或血液系统存在转移病灶。实践证明胃肠道间质瘤后配合化疗与单纯性手术比较,前者生存期要长,术后复发较少。这就是医生为什么常常在术前给病人安排化疗的道理。
三、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并不完好。同时体质较差,年龄偏大的患者,继续放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单独放疗或与化疗综合治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的只占60%,肿瘤完全消失者仅10%,因此,胃肠道间质瘤不能单独用放疗来根治,放疗在胃肠道间质瘤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性的或姑息性的。多用于综合治疗,放疗的主要形式有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四种。
(实习编辑:梁炜豪)
点击查看更多肿瘤资讯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