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食道癌 > 食管里长了肿瘤 就一定会是癌症吗

食管里长了肿瘤 就一定会是癌症吗

2019-05-09 来源:解码医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判断食管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需要医生丰富的经验。一个胃镜新手,你让他判断食管癌可能会成功,但是判断究竟是哪一种食管良性肿瘤,就有点难了。

食管里长了肿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食管癌吗?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中国一直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死亡率国家之一。谈癌色变,大众对癌症的恐惧可想而知。

但是作为医生,发现食管肿瘤以后,我们一定要多问一句:除了食管癌,还有别的可能吗?

一.食管里的肿瘤有恶性,也有良性

简单来说,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对于食管的肿瘤,同样如此。除了食管癌以外,食管里还会生长一些良性肿瘤。有时它的症状、影像学表现与食管癌真的很像。但是在没有取到病理金标准之前,我们又该如何鉴别呢?

1.食管平滑肌瘤,是发生在食管黏膜下平滑肌组织的良性病变,有些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黏膜肌层,有一些则起源于固有肌层。

★其实发现食管平滑肌瘤,大部分是在胃镜检查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通过胃镜,检查医生会发现它的病变表面色泽与周围相同,这是因为它发生于黏膜下。不过,也有的平滑肌瘤表面会发生糜烂甚至溃疡,有经验的检查医生用活检钳去触及它,会感觉到它的质地比较硬,这一点可以与囊肿、血管瘤等相鉴别。

2.食管息肉,起源于食管上皮细胞,据组织学不同命名为真性黏膜息肉、纤维息肉、黏液纤维瘤、脂肪瘤和纤维肌瘤等。

★医生通过胃镜可以观察到与周围黏膜色泽不同或相同的隆起,有的有蒂,有的无蒂,当剧烈咳嗽或呕吐时,部分长蒂的息肉可从食管腔内呕出。有时患者会被吓一跳,可作为医生,要想到这可能是食管息肉的典型表现。

3.食管囊肿,根据囊肿的形成机制和囊肿内壁的构成,大致可分为潴留囊肿、重复畸形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胃源性囊肿等类型。

潴留囊肿是后天食管壁的慢性炎症导致腺体导管狭窄、分泌物潴留形成;重复畸形囊肿为先天性囊肿,一般认为是胚胎期脱落的前肠细胞在食管壁上生长而形成;支气管源性囊肿内壁被覆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纤毛上皮等;胃源性囊肿内壁结构似胃壁,由主细胞和壁细胞构成。

★医生通过胃镜可以观察到突出于食管腔的囊肿,病变表面的食管黏膜完整无损,色泽与正常食管黏膜相同,活检钳去触及它,会感觉到它的质地比较软,这是因为里面有囊液的缘故。

4.食管血管瘤,是由于胚胎时期血管网发育畸形所致,按组织结构又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

★医生通过胃镜可以观察到黏膜下有蓝紫色或紫红色包块,它的质地也比较柔软。

5.食管乳头状瘤,是食管上皮角化过度,食管黏膜增生所致,它的发生与反流性食管炎的慢性刺激有关,也有研究认为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

★医生通过胃镜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乳头状改变,表面分叶,形似桑葚,色泽苍白,有的为浅红色。

相对于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发病率普遍较低,不过良性肿瘤又有着它独特的发病率。在食管良性肿瘤里,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其次为息肉,之后是囊肿,再之后是乳头状瘤,最后是血管瘤。在肿瘤分布上,以食管中段最常见。

二.食管肿瘤会引起哪些临床表现?

说到这,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疑问:

医生,我胃镜检查的时候无意间发现食管里长了肿瘤,可为何我一点症状也没有啊?

我们都知道食管癌的典型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这是因为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是不断发展不断生长,肿瘤越来越大,食管腔越来越狭窄,自然就会有不适。那么,为何很多食管良性肿瘤往往无特殊不适呢?

这是因为它的生长非常缓慢,食管腔并没有明显受堵,所以可以没有任何不适。

不过也有的良性肿瘤体积比较大,所以会产生类似于食管癌的吞咽困难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如胸痛,反酸,烧心,干咳等;极少一部分患者因为肿瘤表面糜烂会导致出血可能,这时往往会有呕血,黑便。

三.如何判断食管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判断食管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需要医生丰富的经验。一个胃镜新手,你让他判断食管癌可能会成功,但是判断究竟是哪一种食管良性肿瘤,就有点难了。

这时候有人会说:

这还不简单,胃镜下发现肿瘤,直接用活检钳取活检就是。

这种办法对于诊断食管癌准确率很高,但如果碰到食管血管瘤,贸然活检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大出血,好心反倒办了坏事。另外,对于起源于黏膜下的良性肿瘤,活检也难以取到。

有时候,为了更好地鉴别肿瘤,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的检查方式。如食管吞钡检查或食管CT检查,还有一种很先进的检查方式,叫超声内镜(EUS)。它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前端,当内镜进入食管后,在内镜直接观察腔内形态的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各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对于食管良性肿瘤的鉴别,超声内镜的确有一定优势。

不过,金标准还是病理学依据。即便有时做了超声内镜,医生也不一定能给一个准确的答案,为了谨慎起见,还是会加两个字:可能。

四.食管良性肿瘤需要治疗吗?

没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是一定要治疗的,而且越早治疗越好。那么,如果是食管良性肿瘤,需不需要治疗呢?

没有哪个文献规定食管良性肿瘤一定要治疗,但是如果引起了明显的不适症状,这是治疗的指征;

如果良性肿瘤很小,没有引起特殊不适,那么也可以动态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如果肿瘤不断增长,这也是治疗的指征。

不同的肿瘤治疗方式也不同,但无外乎内镜下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食管平滑肌瘤,可以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但食管ESD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大,黏膜剥离时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也多。为更安全有效地进行黏膜下剥离,目前广泛开展的是,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剥离术(ESTD)。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贲门失弛缓症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治疗。

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cm的食管息肉,可以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治疗方法类似胃息肉和肠息肉的手术方式,以高频电凝、激光、微波、氩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等方法为主;

对于直径大于2cm的息肉,可以考虑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但对于基底部很宽,胃镜下治疗有难度的可以考虑外科手术。

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5cm的食管囊肿,可以进行内镜下食管囊肿剥离术(ESD);

对于来源于黏膜下的食管囊肿,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后食管囊肿囊壁可被破坏,而且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小;

对于直径超过2.5cm,内镜下治疗困难的可以考虑外科手术,主要包括穿刺针吸、纵隔镜下切除或开胸手术,但穿刺仅限于紧急情况下使用,比如囊肿压迫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有窒息可能时,穿刺可以起到快速减压作用。

过去治疗食管血管瘤主要依赖于外科手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cm的食管血管瘤,可以考虑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激光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对于直径大于2cm的食管血管瘤,可以考虑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2012年Kobara等报道了第1例ESD切除食管血管瘤病例,通过ESD整块切除了食管上段23mm×25mm的海绵状血管瘤,未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之后ESD用于切除食管血管瘤的报道越来越多,而且安全性也是有目共睹的。

食管乳头状瘤普遍体积较小,大部分直径小于0.5cm,所以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内镜下治疗,直径较小的可以用活检钳钳除,直径大于0.5cm的可以在内镜下进行高频电凝、氩气刀、微波治疗,也可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