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肿瘤药物外治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肿瘤药物外治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18-12-23 来源:中医肿瘤新思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伴随肿瘤综合治疗的发展,中医外治在控制肿瘤,减轻症状;缓解癌性疼痛;控制癌性胸腹水;防治手术并发症;治疗化疗和放疗的损伤等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今肿瘤临床治疗中尤显重要,肿瘤综合治疗的开展,更加突出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而中医外治作为中医治癌的奇招以其简单性、方便性、无毒性和有效性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显示了其独到的优势和特色。中药外治法是与中医的内服药物治疗方法相对而言。其与内治法一样,均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癌防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和对放化疗减毒增效的目的。

1.肿瘤中医外治的发展与研究

伴随肿瘤综合治疗的发展,中医外治在控制肿瘤,减轻症状;缓解癌性疼痛;控制癌性胸腹水;防治手术并发症;治疗化疗和放疗的损伤等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外治,由于作用部位不同,其吸收途径与机理亦有所别,临床常见的有三种途径,即经络传导,皮肤透入和粘膜吸收。经络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表里,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外与皮肤肌腠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接,用中药外敷有关穴位,即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充分发挥其功效。有关中药外治,经络穴位通常采用阿是穴、神厥穴或循经取穴法。

中医经皮肤给药的方法很多,如敷、贴、薰、蒸、洗、浴等。一般药物若能通过表皮,都容易从真皮吸收到人体内。皮肤给药,其最大优点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与肝脏等的损害,同时也避免了胃肠道与肝脏对药物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药物利用度。从口、眼、鼻及前、后二阴给药,多从粘膜吸收,其方法包括鼻、塞鼻、香囊,点眼、含漱、喷雾、塞肛、阴道坐药、灌肠。

2.肿瘤中药外治发展趋势及技术要点

伴随着肿瘤综合治疗观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以瘤为本”的治疗理念,形成了“以人为本”的肿瘤临床治疗观。皮肤给药做为肿瘤临床用药的新途径,已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中医在这个领域可谓独具特色,将传统中医外治与现代透皮技术结合,形成中药透皮治疗系统必将是肿瘤中药外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2.1透皮吸收研究存在问题与思考

2.1.1存在问题:

①缺少系统研究:从目前研究文献看,中药透皮吸收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突破,但仍缺少对其系统研究,如透皮促进剂对中药透皮吸收的影响,适用于中药的透皮制剂的辅料以及中药透皮的缓释和控释研究等。②实验研究有一定难度:在体透皮实验时,用化学法,甚至仪器法检测到中药在体内的吸收情况难度很大。有人采用剩余药量测定再推算体内透过量的方法,但此方法误差大,不很科学。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中药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是一种有效而科学的方法,实验结果,不仅准确,而且灵敏度高,简便易行。但此方法只适用于动物和体外实验,一般不宜用于人体。③对中医透皮疗法缺乏重视:由于主客观的因素,人们对中医药透皮疗法缺乏重视,临床科研发展缓慢,中药外用剂型陈旧,临床疗效欠佳。

2.1.2思考:

①了解中药的透皮吸收的特点:中药作用的主要特点在于多组成分、多靶位。临床中使用中药主要以复方制剂为主,其成分更复杂,因此,研究中药的透皮吸收的规律,可从单味中药主要成分入手,积累一定的实验数据,为复方研究准备。②重视中药促渗剂的研究:首先应以中医中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特点,结合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对常用中药中有透皮作用的中药进行分类整理,其中应以辛温解表药,温里药,芳香化湿药,祛风胜湿药,开窍药,活血化瘀药,外用药为特点。其次应从大量的古今中医文献中,根据书中记载有透皮促进作用的中药以及组成透皮治病的外用制剂中药,从其中筛选出具有透皮促进作用的中药,在完成上述研究后,根据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皮肤生理学和生物学因素,将理论和文献研究结果综合比较,分类筛选,以获得各类有代表性的预期有透皮促进作用的中药。然后通过体外透皮实验研究,选出理想的透皮促进作用中药并作深入的研究,通过现代化学分析方法,提取分离其有效组成或单体,从而获得新型的中药透皮促进剂。③应与经络理论密切结合:中药的透皮吸收应与经络理论密切结合,中药和经络理论都是中医的精髓,人体的经络已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从引用的临床文献看,中药敷贴大都是采用穴位疗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完善的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与经络理论结合起来,可能会给中药的透皮吸收带来一个飞跃。

2.2肿瘤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技术要点

2.2.1现代透皮吸收制剂特点

根据现代给药技术的发展趋势,理想外治剂型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适当剂量的药物以规定速度转入体循环;能把药物准确地送到靶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作用点;药物作用应在必要时间内持续。具体透皮吸收制剂的评价主要包括体内和体外两部分。体外评价包括粘性(测定粘附力、快粘力和内聚粘力)、体外释放度、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皮肤的毒性和刺激性等。体内评价包括生物利用度的测定、体外相关性的研究。

2.2.2肿瘤药物外治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肿瘤药物外治临床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①组方庞杂,成分复杂,机理不明。②处方组成的合理性欠佳。临床剂型落后,疗效降低。目前肿瘤的外治剂型多数还是较为原始的剂型,或用散剂,或用敷剂,即使制成了膏药或其他剂型,因吸收差,往往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③临床外用药物的安全性缺乏系统观察,特别是肿瘤外用药中含有毒性药,除对局部刺激观察外,更应该对其综合毒性进行观察。④临床设计合理性较差,缺少随机、对照研究,资料可信度差。⑤疗效评价不遵循统一规范,随意性大。文献挖掘、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还很不够。

2.2.3肿瘤药物外治研究中的几点建议

临床研究是中药外治发展的关键,结合目前临床科研要求,我们提出几点建议:①加强外治法的理论研究,做好文献整理工作。②加强剂型的改良、制剂的稳定性、可用性。强化中药透皮剂的研究。③建立规范的临床科研设计,明确对照组,实行双盲对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建议设立空白对照组及相同功效的口服药对照组。④开展系统深入的疗效作用机理研究。

肿瘤中药外治法研究是肿瘤临床治疗的需要,如何将传统中医外治与现代新型给药技术结合,是肿瘤中医外治发展的关键。现代化剂型和科学化的临床设计将给肿瘤中医外治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