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科学家发现长寿新规律:饭量减1/3,多活20年!

科学家发现长寿新规律:饭量减1/3,多活20年!

2018-02-07 来源:权健肿瘤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些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的衰老具有可控性。既然衰老可控,那么与之相关的疾病也就可以延迟发病。

 自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以蠕虫、苍蝇、小鼠和猴子为对象的实验都表明,每天少吃30%,就能显著改善健康、延长寿命。这一效果可能同样适用于人类。

 
现代科学也证实,吃七分饱就可以保证营养摄入,只要长期坚持,不仅有助控制体重,还有利于头脑保持清醒。
 
七分饱到底是个怎样的感觉?吃到什么程度该放下筷子?营养专家给你一个判断七分饱的标准。
 
少吃30%,多活20年
 
人们都梦想,有朝一日,身体不再随着年龄老去。如何才能做到青春永驻、健康长寿?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只需降低进食量,就能延年益寿。
 
1935年,一项小白鼠实验发现,将进食量降低30%~50%后,其寿命更长,衰老性疾病发病时间更迟。
 
上世纪80年代,NIA和威斯康星大学以恒河猴为对象展开的两项独立长期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研究选择恒河猴为对象的原因是人类与恒河猴93%的基因相同,衰老方式一致。
 
NIA的研究发现,每天进食量减少30%的猴子,最长寿命达到43岁(超过该猴群平均寿命20岁),30岁后其外貌和行为都没有衰老痕迹。
 
威斯康星大学科学家完成的研究也发现,减少进食量的恒河猴不仅外表更年轻,而且身体更健康。其癌症心脏病发病率降低50%以上,糖尿病发病率为0。
 
在为期20年的观察研究中,控制进食量的猴子,死亡率仅为13%,而随意进食的猴子死亡率高出前者近3倍,高达37%。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些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的衰老具有可控性。既然衰老可控,那么与之相关的疾病也就可以延迟发病。
 
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专家苏珊?罗伯茨及其研究小组对218名21~50岁的参试者研究发现,食物摄入量减少25%的人,血液中好胆固醇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s)减少25%,胰岛素抵抗降低40%,整体血压更低。
 
这项研究也表明“少吃点,更长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