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K,多不得,少不得
摘要:临床上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皮肤黏膜出血最常见
维生素E(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
1、维生素E缺乏
维生素E缺乏较少发生于人类,临床病例主要见于低体重
早产儿。成年人发生维生素E缺乏,一般都是由疾病所致,尤其是那些导致脂肪吸收不良的疾病,如肝脏、胰腺和胆囊等疾病。成人维生素E缺乏可表现为肌肉协同性下降,对视觉、听力和伤害性动作的反应性降低,对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也有报道心血管疾病与维生素E摄入水平呈负相关。
2、维生素E过量
维生素E的毒性相对较低,成人每日口服100-800mgα生育酚当量(α-TE)维生素E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机体长期摄入1000mg/d以上维生素E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
肌无力、视觉模糊、复视、恶心、腹泻以及维生素K的吸收和利用障碍。
维生素K(叶绿醌、抗出血维生素)
1、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参与凝血过程和骨骼代谢。新生儿由于肠道内无足够细菌合成维生素K且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其出生数周内可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而死亡。
成人缺乏维生素K导致的出血症较少见,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1)摄入不足:长期不能进食或少食者,如癌性恶液质者。(2)吸收障碍:长期限制脂类食物,胆道疾病如炎症、结石、肿瘤引起的总胆管完全性梗阻,各种肠道病变如肠炎、溃疡病、肿瘤、广泛性肠切除,慢性腹泻等。(3)内源性合成减少: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及菌群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影响体内维生素K合成。(4)肝脏疾病:阻塞性
黄疸、中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影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的合成。(5)影响维生素K的代谢:双香豆类抗凝剂、抗惊厥剂、
水杨酸盐及大剂量维生素A或维生素E,鼠药中毒等。
临床上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皮肤黏膜出血最常见,其他包括血尿、消化道出血、
月经过多、关节肌肉出血、咯血等,一般同时或先后有多部位出血症状,且症状重,一般止血治疗不易控制。实验室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多数超过正常对照的2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和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明显降低。通常第Ⅶ因子首先降至最低,其降低后凝血酶原水平随即下降,但较缓慢,第Ⅸ、Ⅹ因子也有不同程度减少。
2、维生素K过量见于服用大剂量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引起溶血、高胆红素血症、过敏性皮炎等不良反应。